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支撑与服务中心梳理形成反诈热点新闻。
热点资讯
1 曝光!第一批失信惩戒人员名单!
为有效遏制使用电话、短信、互联网等信息传输媒介实施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等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发展蔓延,山西省太原市反诈骗中心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太原分公司,出台《关于严厉查处惩戒非法买卖手机卡违法行为的通告》,对非法买卖手机卡、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个人联合实施惩戒,于2020年9月1日起发布施行,并公布首批137名非法买卖手机卡人员。警方提醒,买卖手机卡、银行卡等是违法行为,还可能涉嫌犯罪,千万不能触碰!市民如发现上述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

■■■■
2
全国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判决,两获刑被告人系在校大学生
8月27日,浙江杭州江干区人民法院判决一宗涉“微信解封”的入罪案件,两名大学生因帮助诈骗犯罪嫌疑人解封3315个诈骗微信账号而分别获刑1年以上,成为全国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据悉,两名大学生在明知他人利用微信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情况下,通过微信自助解封功能为诈骗分子解封微信帐号3000多个,涉及诈骗案件300多个,其中有立案的12起诈骗案件被害人被骗总金额高达96万余元。
■■■■
3 防不胜防!6000多人“在线养猫”被骗的血本无归
近日,一种名为“在线养猫”的新型网络诈骗手法被曝光。在此类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宣称,只要在一款名为“喵喵”的APP中预约购买虚拟猫,通过养猫就能赚钱,而且还是“高额回报”。在极大的诱惑之下,有6000多人跳入“陷阱”,不仅没有见到所谓的“高额回报”,就连网上养猫的本钱也被跑路的老板卷走。专家提醒,这种庞氏骗局在诈骗手段里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
■■■■
4 当心!高仿微信公众号“钓鱼”诈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微信公众号上处理事务。据调查,当前有些诈骗分子通过仿冒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诈骗,其中有的通过取高仿名冒充,有的通过造假、借用他人工商执照、法人信息注册微信公众号冒充。专家指出,微信公众号在名称和资料审核、日常运营等方面还存在漏洞,用户在使用前,建议依次点击公众号右上角的“…”、“更多资料”,查看公众号的具体信息,假冒官号的主体大多是一些个人、个体工商户或非对应的主体。
■■■■
5 车没来,车费却已经支付了?警惕网约车诈骗
近日,有受害人网约顺风车,经过一番操作后发现,顺风车没来,但车费已经支付。实际情况是:诈骗分子在网约车平台以“冲业绩”、“优惠价”等理由,索要受害人真实手机号,诱导用户跳出平台规则进行操作来骗取受害人车费,甚至还会冒充客服以各种理由进一步实施诈骗。专家提醒:使用网约车平台时应遵守平台规则进行操作,勿让骗子有可乘之机。
案例剖析
网络诈骗又有新花招,“定位找人”成诱饵
近日,有诈骗分子声称“手机下载定位软件,即可获取他人位置”,引诱急于找人或者想要窥探别人隐私的受害人上钩。
01 通过网络发布诈骗信息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提供定位找人服务 ”的信息,谎称能提供定位软件以及“精准定位找人、寻找老赖”服务,引诱急于找人或者想要窥探别人隐私的受害人上钩。
02 骗取“定位费”、“服务费”等费用
诈骗分子会在受害人提出需要“定位找人”服务意向后,向受害人索要“定位费”、“服务费”等费用,并要求受害人下载安装“定位软件”。
03 骗取“软件激活押金”、“技术泄露押金”等费用
诈骗分子在受害人下载安装“定位软件”后,再次向受害人索要“软件激活押金”、“技术泄露押金”等费用,二次骗取钱财,随后拉黑失联。
■■■■
打着“5G”项目投资幌子的电信网络诈骗
近日,一些诈骗团伙紧跟社会热点,通过虚构“5G智联”“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投资项目,以小投资大回报为诱饵实施诈骗。
01 冒充员工联系受害人
诈骗分子冒充某技术公司员工,通过聊天软件联系受害人,谎称该公司正在为“5G智联”项目筹措资金。
02 引诱受害人投资
诈骗分子通过向受害人发送盖有国家部委公章的“红头文件”照片来获取受害人信任,以小投资大回报为诱饵,引诱受害人投资。
03 小额利息骗取高额投资
诈骗分子会在受害人小额投资后定时返利,一旦受害人进行大额投资,诈骗分子便将受害人拉黑,从而诈骗大笔钱财。
■■■■
以“买卖古董”为由的诈骗再现
近日,有诈骗分子以帮忙寻找古董买家,需要制作古董VR图为由骗取受害人制作费。
01 联系有意出售古董的受害人
诈骗分子事先购买有意出售古董的卖家资料,然后联系受害人,谎称可以作为中介帮忙找买家,引诱受害人上钩。
02 谎称买家需要VR图
事后,诈骗分子告知受害人已找到买家,以需要制作古董的VR图为由,推荐受害人添加VR图制作人微信,然后冒充VR图制作人与受害人联系。
03 骗取受害人高额制图费用
诈骗分子制作简易的VR图发送给受害人,根据物价大小收取200-1200不等的高额制图费用。
防骗指南
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凡是公检法机关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提前缴费的贷款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提前缴费的兼职都是诈骗
凡是网上兼职刷单刷信誉的都是诈骗
凡是网络提升信用卡额度的都是诈骗
凡是非官方平台交易游戏装备都是诈骗
凡是网络交友带你投资赚钱的都是诈骗
凡是网络客服索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图 文: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支撑与服务中心
美 编:何能宁 校 对:梁偲宇
责 编:方 阳 审 核:李 宁
0771-12340是自治区民意调查中心对社会公众安全感开展随机调查的电话。如果您觉得公安民警的辛勤付出值得肯定,请在接到来电时耐心配合并给予公正的评价,您的回答与贵港市的形象直接相关,您的肯定和满意就是全市公安民警的最大工作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