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卢荻 蓝克义
14岁初中生在快手平台上被“假警察”骗走1.19万余元;一女子刷单想赚取佣金,结果被骗19万元……如今,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骗子的圈套。
今年7月,贺州市钟山县的初中生小杨在快手平台收到“警察”私信称,他的快手账号涉嫌诈骗,需配合“调查”,且不能将此事告知其他人,否则上门逮捕他的父母。小杨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要求,使用家长手机登录银行App,将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发给对方,还把短信记录删除。他的家长发现卡内余额1.19万余元消失后,方知孩子被骗。
7月中旬,兴安县的黄女士拆包裹时收到“扫码进群领红包”卡片,她扫码进群后领到了数十元红包。接着,骗子在群里发链接称,点击链接下载某App可赚钱,她毫不犹豫地下载后在某商城做刷单任务。起初,几笔转账均能顺利到账。之后,骗子让她加大刷单转账金额,并以升级任务、操作失误为由拒绝返还。最后,黄女士被骗走19万余元。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全区公安机关、银行保险机构及新闻媒体等单位不断创新反诈宣传方式,下好全民反诈“一盘棋”。

南宁警方打造首列“反诈”主题的地铁专列。警方供图
在对电信网络诈骗案持续高压严打的同时,全区各地公安机关坚持打防结合,不断创新反诈宣传形式,全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比如,南宁警方近期推出反诈主题的地铁专列,开展沉浸式反诈宣传活动;桂林警方则开展反诈宣传入户活动,让反诈宣传更接地气。7月19日以来,自治区公安厅还联合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夏季守护·广西公安反诈宣传夜市行”活动,陆续在柳州、南宁、贵港、来宾、北海等地举行活动。
《暑假网络兼职,躺着就能赚钱?小心成为电诈“工具人”!》《“知心爱人”带她赚大钱,套走一套房,警惕“投资理财”骗局》……今年以来,南国早报不断创新反诈宣传方式,首次推出三个反诈视频。其中,“工具人”的视频里,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通过街采多名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看法及见解,最后让反诈民警进行权威解读。在另外两个小视频中,记者将真实案例改成情景剧,一一揭开骗子的套路,并让反诈民警现身说法。通过这些视频,让市民秒懂骗子的套路。
视频加载中...
值得一提的是,南国早报客户端还开设了《反诈课堂》栏目,记者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截至8月3日,《反诈课堂》栏目已推出上百期。【此前报道】
同时,广西各家银行保险机构也在不断创新反诈宣传方式。比如,今年“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广西各银行保险机构通过进单位、进家庭、进社区等形式开展了超百场反诈宣传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开展的反诈宣传活动。
此外,广西各银行保险机构还拍摄反诈科普宣传的MV、以实际案例演绎的反诈科普视频等,在各个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及反诈宣传活动中播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丁春霞
校对:黄少华
责编:杨波
审核: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