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分局果林派出所位于淮阴区珠江路与北京北路交汇处,辖区东至承德北路,西接205国道,毗邻古清口街道;南至盐河,北接淮高镇。辖区内有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8万人,流动人口1.7万人。辖区内现有旅馆82家、网吧8家、寄递网点82个、学校19所。
面对辖区大、任务重、人手紧的现实困难,果林派出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融入辖区高质量发展大局,把派出所打造成平安建设桥头堡、社会治理排头兵,赢得了上级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的一致肯定,先后被评为“淮安市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年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次荣立集体三等功,有20余名民警受到上级机关记功嘉奖。
01
民生之事无小事
群众利益牢记心中
果林派出所地处城乡结合部,有富康城、观淮府和金辉优步花园等众多建筑项目,辖区内劳资纠纷类警情高发。果林派出所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此类警情始终注重当场化解与事后追踪双管齐下,在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最大程度化解矛盾。同时建立跟踪回访机制,由社区民警对辖区企业进行定人定期走访,通过情理法结合,跟踪帮办到底,确保群众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2021年12月,果林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辖区走访时了解到,某小区建设方因资金困难,导致大量农民工工资无法按时支付,马上临近过年,工人们怨声载道。果林派出所了解情况后,立刻将相关信息整理上报区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工作,为该项目争取到了一个亿的资金,让工人们顺利拿到了工资。“多亏了派出所,不然我们连回家的车票钱都付不起了!”拿到工钱的农民工感慨道。
同时,果林派出所还与街道、村委会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警民座谈等活动,努力架起警民连心桥。全所社区民警划区包户、上门走访,主动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辖区内73岁的李老伯孤苦一人,以捡废品维持生计,得知情况后,果林派出所社区民警隔三差五上门嘘寒问暖,送些米油等生活必需品。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李老伯断了生计来源,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还要出门捡废品。得知这一消息后,民警赶紧赶至李老伯家中,为他送上口罩等防护用品,向其宣传防疫知识,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我保证不出门,不给疫情防控添麻烦……”李老伯拉着民警的手说。
02
警校共建“无诈校园”
守住师生的钱袋子
“2021年6月22日,张同学在QQ群里看到有人发布了刷单兼职的任务,偷偷试了一下,居然能提钱。满心欢喜的张同学最后被骗8000元……”这样的个性横幅成为淮阴师范学院的“一道风景”,诙谐的语句令路过的师生不禁一笑,随后将这“可怜娃”的故事记在了心中。近年来,涉及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多发态势。2021年以来,辖区高校共发案20起,案损总金额19.4万元。其中冒充客服类、刷单类、游戏充值类、购物类四类诈骗占比高达75%。2021年9月,果林派出所与辖区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在创建“无诈校园”的基础上,以创建“无诈学院”为抓手,压实主体责任,推进“六个一”“四个二”工作措施落地落实,在实现精准防控的同时,创新宣传教育手段,构建了以 “全员参与,治乱补短”的一体化、常态化、制度化的反诈工作机制。在反诈民警和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辖区高校10月份的电诈案件发案数较9月份下降80%,刑事立案仅1起,在11月实现了零发案。如今在辖区高校的快递收发点,每个快递都贴上了防诈宣传单页;在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兼职”“招聘”类诈骗案例的介绍简明扼要……防诈反诈提醒可谓“无孔不入”。此外,辖区高校还与果林派出所共建校园志愿者反诈联盟,招募遴选60余名学生加入到反诈宣传队伍中,截至目前已经阻止20人上当受骗,劝阻金额累计达40万元。
03
“暖阳之家”一站式办案服务
倾心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不仅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还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不让未成年人在案件办理中受到二次伤害,是果林派出所一直关注的重点工作。为此,2017年,全区未成年被害人“暖阳之家”办案工作室入驻果林派出所。工作室把保护关口前移,专门为未成年人量身定制,模拟家居环境,隐蔽监控设施,让未成年感到温暖而轻松,也避免了因多次询问让未成年被害人重复回忆痛苦过程,从而减少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二次伤害。“暖阳之家”工作室的设立贯彻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提升了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案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未成年被害人遭遇抚养权等人身纠纷及校园侵权等严重侵害的,能及时移交线索,主动协调职能部门,借助社会力量,提供身心康复、复学就业、法律支持等多元综合救助,帮助被害人及其家庭摆脱困境。
前不久,张女士心急如焚地来到果林派出所求助,称她的未成年女儿在某直播平台打赏主播近5万元。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民警通过“暖阳之家”一站式工作流程,救助、询问、取证一次性到位,并迅速联系该游戏平台进行办理。该平台了解情况后,给张女士发来一份证明函,并最终将张女士女儿打赏主播的钱全额退还。为此,张女士专程跑到果林派出所向民警表示感谢。
来源:淮安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