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常熟市海虞镇按照“扫黄打非”工作总体要求,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的大力支持下,海虞镇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深入推进“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切实保障了全镇政治文化安全。2022年,海虞镇成功入围江苏省“扫黄打非”进基层优秀站点。 一是抓阵地,建长效机制。海虞镇“扫黄打非”基层站点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共建、共享,按照“1+24+N”模式建成镇级工作站1个,村(社区)联络点24个,铜官山乡村乐园、铁黄沙、新峰美术馆、“千村美居”示范点等特色站点若干,为工作开展提供阵地保障。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班子领导任副组长,制定“扫黄打非”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及职责,下设联络点全部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同时,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联防协作,建立信息收集上报、协调联动、宣传教育等多项工作机制,落实“属地管理”原则,使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是抓重点,建网格体系。抓好重点区域,在校园周边、宗教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人员不固定、方向不预定、形式不限定”巡查监管,在全镇23间农家书屋、10所校园周边、9家宗教场所开展有害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查堵专项行动30多次。抓好重点时段,开展国庆前文化市场联合执法、党的二十大期间邮政快递企业“扫黄打非”收寄情况检查、全国“两会”期间新闻出版领域消防安全防范检查督导、五一节日期间印刷行业安全生产检查等专项行动10多次,严控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积极构建镇职能部门、村(社)、宅基小区三级立体式基层网格治理监管模式,将“净网”“清源”“固边”“秋风”“护苗”五大专项行动触角覆盖全镇76个三级网格,并结合志愿者技能培训、网络意识形态培训和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培训,实现联培联训,不断提升基层“黄”“非”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
三是抓巡查,建联动格局。贯彻执行“扫黄打非”例会制度,提高“扫黄打非”成员及相关单位工作参与度,实现信息共享、统一协调、分工协作。联合综合行政执法、派出所、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印刷经营单位、文具店、复打印店等专项检查13次,日常巡查100多次,出动网格员、志愿者500人次,配合协助市扫办查处发行非法出版物、擅自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印刷委托未备案等案件多例。联合全镇中小学校开展“安全护航 e路相伴”、法治讲座进校园等线上线下安全教育活动7场。联合人大、政协,协助开展线下文化市场检查5次,聘请政协委员作为“护苗使者”开展青少年公益培训3次。
四是抓宣传,建宣教队伍。发挥传统媒体或新媒体平台作用,用好“元元翠翠E起来”乡村方言秀宣传品牌,拍摄制作“扫黄打非”短视频5集,宣传引流超20万。利用镇村微信公众号、户外电子屏、宣传海报等载体,免费发放宣传折页、“护苗·绿书签”5000余份,发送专题短信10万余条,工作经验、相关活动被新华网、江苏省农家书屋等新媒体平台累计报道10余次。挖掘辖区优势资源,先后成立周行片区“老书记工作室”护苗志愿服务队、福山片区“铜官山五老工作站”护苗志愿服务队、王市片区“妈妈护苗”志愿服务队共3支护苗宣讲团队,组建“五老”网吧义务监督队伍,在家门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精神“防护林”。2023年,海虞镇获评常熟市首批“护苗”工作站。
下一步,海虞镇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标本兼治、强化日常监管、突出专项行动,全面规范化管理镇级文化市场,努力为维护全市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海虞轩)
上一篇:15人!日照这所学校公开招聘!
下一篇:时代新视点 ‖ 宜城啊,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