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不少大学生
勤工俭学的时候
近日,
大学生小张反映了
自己在暑期打工被“坑”的经历。
01
7月中旬,小张在58同城网站上看到一家KTV正在招聘服务员,每个月的工资在3000元左右。“面试当日,招聘人员让我签了一份雇佣协议,并要求我先交500元押金。”对此,招聘人员解释说,这笔钱是用来采购服装的费用,如果后期小张离职可以退回给他。听到这,小张便没有起疑,当天就通过微信转账的形式向招聘人员支付了这笔钱。
02
隔了一段时间,小张接到了入职通知。在第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店里的一位负责人找到他,询问其是否愿意更换到销售岗位,“对方和我说,销售岗位比服务员要轻松不少,而且介绍的新客户开单后,我还能拿到25%的提成。”考虑了一会,小张便同意了这次调岗。但之后其在销售岗位工作了20天,业绩上并无进展。并且在此期间,小张还听一个在这家店工作过的朋友说,销售岗位没有底薪,如果没有业绩是拿不到任何工资的。思考再三,小张便和销售部的工作人员表达了离职意向,并要求KTV退回其当初交的500元押金。对此,工作人员也无异议,仅表示退押金需要去财务部申请。
03
目前,距离小张提出申请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然而,这笔押金依然没能拿到。这些天里,小张多次找到KTV的负责人询问退款进展,但对方表示,当初收取这笔押金的招聘人员并未将款项转入公司账户,并且现在他们也无法联系上该名工作人员。因此,退款问题只能一拖再拖。
勤工俭学不成反倒赔了500元,这让初入社会的小张倍感无奈。“当初说好这笔钱是用来采购工作用的服装,但实际连衣服的影子都没看到。”此外,在给招聘人员转账500元后,对方也没有开具发票,招聘时承诺的酬劳更是“打了水漂”。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在这次求职以及工作的过程中,小张仅保留有微信上的转账记录,以及一份空白的雇佣合同,“我该如何才能拿回自己的钱呢?”
据悉,
大学生利用暑期或课余时间打短工,
并不属于劳动关系范畴。
而且由于资源、精力有限,
维权之路十分困难。
因此,
很多大学生即使权益被侵害,
也只能无奈作罢
对此,我市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提醒

PAST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