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klmyljl0990@126.com 期待中~

“刘主任,您之前治疗的一位患者突然出现了新问题,需要您过去会诊……”
2017年4月的一天中午14时许,上海援疆专家、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刘洋刚忙完,回到宿舍准备休息,电话又响了起来。
一位85岁的老人突发状况,送到我市第二人民医院时,他的左下肢巨大血肿,血色素直线下降至40g/L,生命危在旦夕。
“这个血肿是自发性的!” 刘洋仔细研究了下这名患者的病例后,下了医嘱:局部血肿加压包扎、输血、调整心梗和心衰治疗药物,然后开始安慰老人以及家属,帮助他们树立治疗的信心。

这已是一个月以来,刘洋第三次挽救这位心梗老人。
“感谢上海援疆专家的精心会诊医治,把我再一次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我今天要出院了,想当面谢谢你们,有你们在,患者特别安心……”去年4月22日,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里,老人拉着刘洋的手激动地说。
以上是我市援疆专家救助患者的一个缩影。
但一次次生死时速的救助,就像一面镜子,映照了北京、上海、四川等一批批专家接力式奔赴油城,负起“卫生医疗援克”的职责。
周一至周五,这些援疆专家马不停蹄地往返于门诊、住院部、手术室,以及周边地区医院,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为一个个病人解除疼痛,深受油城患者的信赖和好评;周末休息时,他们穿梭于街头巷尾和社区,或做客专业讲堂,为市民普及医疗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理念,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健康克拉玛依助力;每到节假日,他们还组团一起到塔城、额敏等地义诊,将医者仁心惠及到周边的地区。
精准施以援助
2017年2月,上海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主任医师高源带领上海第二批援克7位医疗专家,踏上前往新疆克拉玛依的征程,开始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
他们是继2015年首批4位专家后,第二批来克援助的上海医疗专家。
多年来,克拉玛依紧紧围绕总目标和“632”发展战略,在打造一流的医疗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何让以市中心医院为代表的克拉玛依医疗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更好地造福油城百姓并惠及周边地区群众?
这是高源入职后一直在思考的一个深刻而现实的问题。
“什么是一流的医疗?就是克拉玛依在一些专科上与北京、上海保持同质化的医疗水平。”高源这样理解。
那怎么做到同质化呢?
夯实基础,规范各种诊疗技术操作流程是第一步。
2017年,上海援疆专家们将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贯穿到患者诊断和治疗当中。同时,他们还利用自身业务水平和先进经验帮助所在科室完善及规范各类疾病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术后的功能锻炼和定期随访。
另外,他们还定期开展科室业务学习,给大家分享先进的学术理念,解读专业指南,提升科室常见疾病的诊治水平。
尤其是,上海援疆专家带领团队完成各种疑难复杂、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使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医肛肠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科室在学科建设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上月5日早上10点,在手术室里,普外科一位年轻的医生凝神静气,紧盯屏幕。
只见主刀医生、上海援疆专家黄琦在患者腹部划开一个不足1.0厘米的切口,轻轻地将腔镜探入,直达疝位置,整个手术过程顺利,不到90分钟便完成了复杂切口疝的微创修补术,引得在场其他观摩的年轻医生们的赞叹。
这就是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进行的一次腹腔镜疝手术的教学现场,也是上海援疆干部在该院实施规范诊疗技术操作流程培训的现场之一。
因为流程非常规范,手术效果好,当天实施手术的患者恢复的很快,两天就康复出院了。
“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在全疆较早规模化开展了各类疝修补术,但今年随着援疆专家黄琦教授的加入,已成功将上海同济医院的先进技术带到了这里,带领着我们医院普外科微创团队在更高的平台再创佳绩。随着黄琦指导我们科室微创团队连续开展了多例疝与腹壁外科技术,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非常顺利,术后1-3天内即康复出院。我相信,在黄琦教授的带领下,中心医院的疝与腹壁外科技术将跻身疆内先进水平。”普外科主任刁红亮欣喜地说。
另外,援疆专家们还为所工作的科室制定了详细的援助计划,开展规范的教学查房、各种学术讲座(包括全院教学查房),参加疑难病例讨论,指导科室完成院级科研立项等。
据统计,2017年,各位专家教授在受援科室开展各种学术讲座(科内、院级)269次,教学查房次(包括全院教学查房)453次,参加疑难病例讨论255例次。指导科室完成院级科研立项6项。指导科室能独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8项,完成各种疑难复杂、高风险、高难度手术608台次,指导手术约247台次。
特色科室崛起
2017年10月28日,对于刚从山东来我市探亲的张女士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这一天,她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幸亏有专家孙韬的及时救治让她重生。
出院时,张女士紧紧握着孙韬的手,无数遍“谢谢”都不足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当天,张女士突然感觉胸口又闷又疼,喘不上气,脸色煞白,满头大汗。
家人吓坏了,急忙把她送去医院急诊,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随时有生命危险。
“病人情况危急,必须立马手术!”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刘晓红拨通了上海援疆专家孙韬的手机。
此时,刚下手术的孙韬不顾疲惫,仔细了解了张女士的心电图情况以及过往病史后,立刻安排同事将其推进手术室。
当冠脉造影的结果一出来,大家都面色沉重,原来张女士的冠脉条件与同龄人相比差很多,手术难度很大。
重新调整手术方案,做好一切风险准备……当支架成功放入,看着张女士血流顺畅通过时,孙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真没想到,我能享受到如此高水平的治疗,克拉玛依人真幸福。”张女士笑着说。
张女士之所以如此幸福,不仅要感谢主动要求在我市连续援疆的专家孙韬,更是依托于我市中心医院正在全力打造的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是今年依托上海援疆专家,市中心医院积极打造的专科学术平台,其目的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中心医院的学科体系,将其院的学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2017年6月9日上午,市中心医院与上海同济医院联合举办了胸痛中心新闻发布会,随后在上海同济医院多位专家的指导下,我市积极筹建了市中心医院的胸痛中心。
上月14日,我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成功通过认证成为全国认证,这意味着我市的急性胸痛救治水平跨入全国领先行列。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
其实,今年市中心医院依托援疆专家打造的特色科室有很多。
2017年1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与市中心医院为协作医院的协议,确定由两家医院的泌尿外科组建成立前列腺中心。
4月底,由市中心医院前列腺中心牵头,联合临床医学影像部、肿瘤科、超声诊断科、放疗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首次开启前列腺疾病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模式。
目前,前列腺疾病诊治中心经过半年的运行,先后接诊了大批来自全市及附近周边地区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专家叶林也成了该科室的“金字招牌”。
“前列腺疾病诊疗中心在叶林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了4项新项目、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得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泌尿科在疑难、复杂手术上取得众多突破。”高源说。
坚强后盾支撑
从表面上看,虽然今年来到我市的上海医疗专家只有7位,但他们每个人的后面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
这些坚强的后盾就像一只只有力的大手,共同推动着油城医疗水平,快速驶入快车道。
而这一切正是上海践行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做法。
上海正在用实际行动支持边疆地区快速发展,让远在西北边陲的克拉玛依人民受益。
高源出发前,医院党委鼓励他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努力为油城人民多做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娘家人”的支持,高源底气很足,在援疆过程中有了困难,他第一时间就会向“娘家”——同济大学求助。
紧接着,在上海市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前方指挥部的努力下,今年8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同济大学教学医院”正式落地在中心医院。
从那以后,同济大学援助市中心医院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
首先,同济大学将聘任市中心医院的相关医生为兼职教师,并给市中心医院分配报考同济大学在职博士生的名额;其次,上海市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前方指挥部还将通过多种形式将对克拉玛依多家医院的管理人员和医生进行培训,安排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同济大学还为市中心医院提供条件,广泛开展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活动等。
前几天,同济大学专门给市中心医院分配了3个报考同济大学博士的名额。这意味着我市将有3位年轻的医生将有机会跟着国内著名的医学专家进行学习。
2017年年初,援疆干部张平在“娘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辅助下,终于成功建立了我市首个产前筛查中心。
该中心将为全市及周边地区广大孕妇提供优质服务,减少遗传性和先天性病儿的出生。
“产前筛查中心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我院妇产科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进入新的阶段。”高源非常自豪。
目前,产前筛查中心已完成孕妇血清学检测349例,其中21-三体高风险16例,18-三体高风险4例。
科技援疆效果显著
2017年8月19日,“2017年口腔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在市中心医院科技楼召开。
此次培训共两天,邀请国内外口腔医学专家共14名,其中1名国外专家,13名中方专家,共安排11场精彩、实用、高水准的讲座,内容涵盖种植、正畸、修复、牙体牙髓、影像等先进技术。
当时来自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伊犁、莎车等地的五十余位医务人员到现场参加培训。
因为机会难得,塔城、额敏、阿勒泰地区、北屯、哈巴河等地的医务人员通过市中心医院远程会诊平台同步传输的高清视频也参加了此次培训。
“专家讲得真好,很多前沿的技术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太需要这样高端的学习机会了。”塔城市的一位口腔科医生说。
在过去的三年里,借助科技援疆的大好政策,我市中心医院有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结亲”,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三年多来,这两家医院专家先后多次来到克拉玛依,对我院进行了指导和帮扶,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项目、新的理念。解决了我们许多实际困难,为克拉玛依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和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为百姓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市中心医院科教科副科长李爱民说。
患者张先生就是我市中心医院口腔技术提高后的受益者。
张先生年事已高,牙齿几乎都掉光了,稍微硬一点的东西根本不敢吃,尤其是肉类的食物根本咬不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张先生为了这一口牙,跑过很多地方,广州、武汉等口腔医院他都去过,但治疗的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我市中心医院的医生为他做了全口义齿修复治疗,让他非常满意,不但说话口齿清晰了,吃饭也利索了。
“家门口就有好大夫,不用全国各地去求医,简直太幸福了。”张先生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华西口腔医院均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基地,其人才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在全国都享有盛名。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我市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助的三个科技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显著。
首先,《克拉玛依市远程医学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已取得实质进展,克拉玛依市远程医学平台与华西医院远程医学平台成功地实施互联互通,支持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三年共完成远程会诊230余例,远程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累计培训24230余人次。
其次,在华西医院专家李幼平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循证药学中心的创建与应用》项目组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已成功建立了“克拉玛依市循证药学研究中心”并开展循证药学研究,现已发表学术论文11篇。据悉,该项目合作模式已推广至西藏地区。
另外,《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援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展促进了临床护理专科能力建设、临床技术创新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高了护理专科临床服务能力。
目前,该院已经为我市培养老年病等专科护士28名。已完成新医院洗消中心、新医院手术室的规划设计,完成糖尿病强化治疗、老年姑息病房、老年宁养病房审计建议;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推进医护一体化模式病房1个,日间手术已完成(开展)前期工作准备。护士长现场跟班管理培训30人,远程开展护理管理培训3次,培训护士长、护理骨干100余人次。
“对于四川华西口腔医院,我们非常感激也很感动,因为他们三年无私的帮助,让我市中心医院口腔医疗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黄爱萍说。
过去三年里,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指导下,我市中心医院成立了口腔种植、口腔牙周、口腔颞关节、口腔儿童牙病门诊,完善了口腔各专业组的临床专科建设。
目前中心医院口腔科已经可以通过口腔修复治疗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等95%以上的口腔疾病。每天有二十多名患者在口腔科进行修复治疗,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口腔修复技术已达到全疆领先。
在人才梯队建设上,三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共派出三十多名专家到我市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我市中心医院还派出了三十多位医生去那里进修学习。
通过项目建设,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医护人员革新了观念和理论,掌握了新技术和新进展,制定了专业助攻方向并进行刻苦学习。
在学术交流方面,在华西口腔医院的帮助下,我市中心医院已经组织进行了3次口腔新技术新进展国家级教育学习班,我市以及周边城市共500多位口腔医师参加了培训,促进带动了口腔新技术新方法在我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应用。
现如今,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我市中心医院已运行了克拉玛依—华西口腔E门诊,华西口腔医院读书报告会通过远程平台向我市开放,并可以在线互动。
我市中心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已实现同步远程多学科病例讨论和疑难病例讨论机制,双方每周进行一次,共享双方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