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组织强,百业兴,人民安。近年来,我市围绕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深耕“家门口”党建品牌,持续在建强基层党组织上用力、在推进强村富民上用心、在提升治理能力上用劲、在为民办事服务上用情,把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架起党群“连心桥”,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党旗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为此,我们特推出《基层党建》专栏,将陆续刊发“家门口”党建品牌在服务机制、服务阵地、服务标准、服务支撑、服务平台5个方面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典型,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本篇为您带来:服务支撑篇—《资源共享“微项目” 感受生活“微幸福”》。
资源共享“微项目”
感受生活“微幸福”
今年以来,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三平路街道上游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融合党建品牌为引领,利用“多元共治微基金”平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微心愿”形成“微项目”,通过链接“大党委”成员单位、辖区居民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等各支力量,将各方优势资源与居民自治内生力量有机互动,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感、归属感。“红色服务” 让养老生活有滋有味
关爱、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这样一群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生活很孤单,基于这种现状,上游社区党支部发布了长者生日“微项目”,项目一发布就吸引众多单位加入。克拉玛依宏兴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爱心蛋糕,马建华大盘鸡爱心赠予长寿面,瑞玖玖商行爱心提供瓜子糖果一次性碗筷,三平路派出所向老人宣讲了如何防诈骗守好钱袋子,晨光幼儿园组织孩子编排了舞蹈...他们付出的真心真意让在场所有的寿星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王玉华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孩子,我会唱京剧,有需要你随时来找我!”上游社区党支部通过提供长者生日“微项目”的“红色服务”,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愉悦和谐的社区氛围。
为老人庆生
“红色管家” 让居民心愿即呼即应
“谢谢社区,这么快就把路面填补好了,原来每天上班开车经过这里都得小心翼翼的,现在可以放心了。”居住在上游社区的三达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李仕海开心地说。近日,在人大代表走访社区进行接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辖区居民反映的社区道路不平整的“微心愿”,上游社区党支部随即聚焦群众“微心愿”,发布了填埋路面凹陷“微项目”“大党委”成员单位昊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积极认领该项目,并对3处凹陷路面进行填埋,为辖区居民、企业职工出行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上游社区党支部坚持当好“红色管家”,以“服务群众、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链接“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利用“8+X”岗位,建立“微服务”清单,发布“微项目”,利用社区专兼职网格员、联户长、志愿者等群体收集、解决群众“微小事”“微心愿”38条,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动能。填埋路面凹陷
“红色画笔” 让群众共绘美好蓝图
为营造各族居民群众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上游社区党支部聚焦社区居民“美好社区”需求。通过走访调研,发布了共绘文化墙“微项目”。项目发布后居民、“大党委”成员单位晨光幼儿园、第十六小学及第十中学、“红细胞”党员、结亲对子等50余位志愿者自发加入,以“民族团结一家亲 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题将原本普通20面白墙用“红色画笔”打造为“网红”文化墙。文化墙的内容包含“赓续红色基因”“文创设计”墙及儿童卡通墙三部分。石油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民族团结等内容引导各族群众增进爱国情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好出片”的文创设计墙,吸引辖区居民、企业职工纷纷前来打卡,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归属感。辖区家长及青少年共绘的儿童卡通墙,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家长记录下孩子们的成长瞬间,留存美好回忆,为孩子们营造积极、童真、阳光的居住环境。社区党支部通过发动不同群体参与文化墙的打造,营造了共识文化情、共聚同心圆、共绘新蓝图的良好氛围。共绘文化墙
上游社区党支部将持续推进好“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创建工作,持续收集居民“微心愿”,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确保“大党委”成员单位在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全力实现各类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搭建党与人民的“连心桥”,争当群众的“贴心人”。来源:红色小油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