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4 15:25 | 台州教育
近日,一份199人的“大名单”——首批入选《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省“万人计划”)出炉。
本次公布的人选名单,杰出人才10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0人, 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5人,人文社科领军人才15人,教学名师10人,高技能领军人才20人,传统工艺领军人才9人,青年拔尖人才50人。
其中,台州有两位老师入榜,他们分别是天台中学副校长陈红,台州广播电视大学邱卫明。


从以上榜单可以看出,天台中学副校长陈红是全省唯一入榜的一位高中老师;在高技能领军人才20人中,有19位来自企业,台州广播电视大学的邱卫明是全省唯一 一位来自地方高校的老师。
陈红和邱卫明只是全市优秀教师的典型代表。在台州,除了他们俩,还有一大批像天台中学郑志湖校长这样的名师名校长。
据了解,我市近三年来新增9名教师入选“500精英”,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评出“最美教育人”85人,新增15家(共24家)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那么,这两位老师凭啥入榜,他们分别获得什么荣誉 ,又有哪些先进事迹呢?
陈红

陈红,男, 1982年6月大学毕业,后经北师大研究生院化学教学论研究生班进修及教育部国家级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兼任台州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会副会长、台州市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化学教学分会理事会理事。
由于教学工作业绩突出,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杰出教师”称号,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中学特级教师”、 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台州市第七届拔尖人才”、 “台州市第一批名教师”等称号。天台县人民政府授予“天台县终身拔尖人才” 称号,被聘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师、台州学院兼职教授。 “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首批导师资源库人选。
陈红倡导“问题引领、探究推进、碰撞提升”的智慧教学,善于结合中学化学学科内容特点,创设最佳情境,循序渐进地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认识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达成教学目标。
他认为问题教学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认识在教师指导下的深化发展,它基于学生认知结构中感知与同化新知识的相应知识基础、力求探索获得新知识的意志、情感和动机。他的课堂教学富有艺术性和启发性,曾连续18年担任高三化学课,教学业绩突出。曾应邀开出20多次省、市级公开课、示范课,在省内外作了80多次教育、教学讲座,深得好评。辅导化学竞赛成绩突出,5次受到中国化学会表彰。
陈红主编并出版28本书,《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高中“导师制”工作的实施策略》等31篇文章在《化学教育》等全国性或省级刊物中刊出,《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反思》等多篇文章在全国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参与研究的《"以学论教"教学过程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课题成果分获国家级二等奖和教育部一等奖,还主持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评比一、二等奖。
邱卫明
邱卫明,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机电专业教师,缝纫机高级技师,先后获12项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钱江技能大奖、浙江省金锤奖、浙江省职业技能带头人等荣誉。领办全国示范邱卫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浙江省邱卫明技能大师工作室。
1998,邱卫明毕业于台州电大机电专业,因成绩优秀被学校推荐保送大学。但他当时做了个让人惊讶的决定——放弃去杭州上大学的机会,选择到杰克公司当一名普通装配工。
在公司资助下,2006年到2009年期间,邱卫明还先后取得了大专及本科学历。
潜心专研,成就行业技能大师。2000年,由于表现突出,邱卫明被提升为技术科长,负责公司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和标准制订。
十多年来,他潜心专研,为缝纫机的漏油问题总体得到解决和特殊零件的检测工艺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为数不多的工人技师委员,邱卫明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以第一起草人身份起草了“工业用缝纫机连续缝纫试验方法”等8项行业标准,并主持起草了缝纫机行业第一项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高速包缝缝纫机”。
2006年,邱卫明编写了一部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将市面上所有种类的缝纫机安装调试说明进行汇总,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重新编写,内容通俗易懂,深受一线员工的欢迎。
2013年,邱卫明应邀成为台州电大的一名教师。教学中,邱卫明把十几年累积的工作经验带进课堂,他模拟工厂检测部门的工作流程,将缝纫机和机械制造的知识加入到机电专业日常教学中,耐心对学生实施“一对一”辅导。
从一名工厂工程师变成教师,转变跨度比较大。邱卫明在工作室里把学生分组,按企业里‘师傅带徒弟’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边上课、边练习、边修改、边提升。
目前,他的工作室有5名老师和十多名学生参与科研。每一届都会有10名左右的学生参与进来,他希望他的学生毕业时能带着创新成果去就业。
【浙江新闻+】
什么是“万人计划”
“万人计划”主要聚焦国内本土人才。浙江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2017—2027),在全省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万名左右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国内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构建起一支高层次创新创业的人才队伍。大家所熟知的“千人计划”始于2009年,主要是引进高水平“外援”。
(原标题:《厉害!我市两人上榜全省“万人计划”,创下两个全省“唯一”》,原作者:。编辑陈久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