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栋 通讯员 江文辉

一身黑衣的她,脸孔也是黑黝黝的,那是常年巡河阳光给她留下的烙印。女子扛着一把长柄网兜,从远处的阳光里越走越近。
一开口,是温岭当地方言。
“我文化不高,不太会讲普通话的。”江春芳笑咪咪地说。
在当地村里,邻家大姐般的她,却是远近知名的“大人物”。

近日,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经过近一个月的全省推荐,多部门共同对候选人进行了评选并公示,李勤爱等8人入选全国“最美河湖卫士”候选人。其中,来自台州温岭市箬横镇人民法庭春芳妇女维权工作室的巡河志愿者江春芳榜上有名,成为台州市唯一入选者。
2017年,箬横镇率先在温岭全市范围内启动“河管家”活动,9支志愿队伍分别认领了相应对接河道,江春芳带领的妇女维权工作室志愿队也名列其中。3年来,江春芳心系认领的河道“责任田”,不断吸收社会团体、企业党员、志愿者等民间力量充实队伍,利用双休日和“8小时外”的业余时间,带领志愿者对河道两岸开展巡查,捡拾河岸垃圾、河面漂浮物。同时,不定期走进河道附近的居民住宅、生活小区,向市民开展“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知识宣传。
“自己认领的河道就好像自己的脸面一样,脸面不干净,我感觉心里不踏实。”这是江春芳常说的一句话。

“兼职河管家”
上午8点多,得知小时新闻记者已经到了工作室,江春芳从外头“嗒嗒嗒”跑回来,浑身湿透,豆大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庞颗颗滚落。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台风刚过,每天的清理工作有点多。”一张口,就是浓浓的温岭乡音。见小时新闻记者有些茫然,江春芳拉来一位同事当翻译。“我才高中文化,也不太会说普通话。”她爽朗地说。
如果不是工作室是用她的名字命名,墙上还贴了不少江春芳的照片,记者完全看不出面前这位朴素的女子,竟然就是在当地名气不小的江春芳。
眼前的江春芳曾是箬横镇横陈村的党支部书记,当了30年村干部,调解功夫远近闻名。2010年,镇里聘请她为驻法庭调解员,短短两年功夫,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72起,调处率100%。由于江春芳是女性,办事又特别贴心,找她的妇女越来越多,在当地妇联的指导和帮助下,2012年11月底,“春芳妇女维权工作室”应运而生。
一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又怎么会跨界到“治水”上的?
“2017年镇里率先试点‘河管家’活动,当时我听说了,就以自己团队的名义报名了。”江春芳表示,只要是为民服务,对百姓有利的事情,自己总是忍不住要插一脚。
江春芳和她团队分到的工作任务是按照周巡河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志愿活动,开展河道垃圾清理、问题反馈等工作。
治理河道,保持河水洁净,这份差事和调解相差甚远,江春芳没有什么锦囊妙计,有的只有苦干实干。“我就在想,我有空就去转一转,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治,河道总能变干净的吧。”
天天巡河中暑
江春芳团队认领的河道叫“解放河”,全长2公里左右,河道平均宽度11米。
按照要求,江春芳和和自己的志愿者团队只需要每周巡逻一下河道,及时发现问题,然后上报给镇里,由镇里统一安排整治力量进行清理。
“刚接手的时候,河道非常脏,附近村民习惯性将河道当垃圾房,什么垃圾都随手往里扔。”一开始,江春芳配合镇上力量,经过几轮大清理,暂时将河道里的垃圾杂物捞干净了。
清河容易守河难,2公里多长的河道,一眼看不到尽头,附近的村民,以及经过的路人,随手往河道里抛洒垃圾的情况时有发生,前脚捞干净的河道,不久又漂浮起了垃圾。
“这活挺难做的,你去劝别人不要往河里扔东西吧,有些人听得进去,也有不少人喜欢抬杠,张嘴就嫌我多管闲事儿。”但是大伙儿可能忘了江春芳的老本行了,别人家家长里短死结一样的纠纷她都能调解开来,更何况这种“小场面”。
只见江春芳把额头发丝捋了捋,脸上挂着笑意,耐心地和对方攀谈起来。
“哎呀,老哥您别急,不瞒您说,这条河就是我管辖的,守河不容易,还需要您多支持理解呀!”见江春芳这么说了,对方就算再怎么不讲理,也不好再发难。一来二往,附近的住户、村民都领教到了江春芳的“厉害”,往河道抛洒垃圾的情况越来越少。
原先,按照镇里要求,江春芳等人只需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就行,清理的活儿由镇里安排专人来办。“但是很多时候,垃圾不多不少,还要专门等人从镇里赶过来,浪费时间和人力,我就想,举手之劳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顺带做做掉?”
于是,江春芳带头,在日常巡逻中不仅发现河道问题,更是及时出手清理。为了方便治理,江春芳和志愿者们一起动手,制作了不少打捞和去除河道垃圾的实用工具,节约了大量采购用具的费用。
每天早晨6点左右,江春芳就雷打不动地来到解放河,花上2小时时间将整条河道“拾掇”一遍;中午休息,江春芳吃了饭,还要巡视清理一遍河道;傍晚下班后如法炮制……这样的常态化日常监督,江春芳坚持多年,即便节假日也不中断。
前段时间,天气闷热,江春芳天天巡视河道中了暑,在医院接连挂了几天吊瓶才缓过神。不过刚从医院出来,她没有回家休息,而是直接去了解放河边。
多管“闲事”
自从肩负起解放河的监管守护任务,江春芳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增多了不少。凭着自己的韧性和责任心,江春芳一一应对和克服。
2018年正月初三,新年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但热闹过后留下的鞭炮碎屑却被投入或者冲进各条河道,江春芳管辖的解放河也是漂满了鞭炮碎屑。要清理,需要不少人力,可大过年的,大家都在休假,江春芳不愿意扰了队员们合家团圆的时光,于是她就把自己一家老小都发动了起来,十几号人一起上解放河搞卫生,花了半天时间,才将河面恢复整洁。
去年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温岭市城南镇,隔壁的箬横镇也“受伤”不轻,解放河两旁的大树被拦腰打断不少,断枝残叶落满解放河。在江春芳的带领下,二十几名队员一起上阵,开始打捞河里的脏东西,同时将断枝从河道里拖出来。“当时急于去清理一棵打断的大树,一时没站稳,人都摔进河里了。”队员们吓坏了,大家赶忙将江春芳先拉回岸边。
因为解放河附近有不少水果摊贩常年摆摊,每天留下的瓜皮果壳就扔在河边或者河里,这给江春芳带来不少困扰。“水果摊贩为了生计摆摊,生活不容易,但是每天产生的垃圾又糟蹋了解放河。”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江春芳反复琢磨后,自掏腰包买了垃圾桶和垃圾袋,分发给摊贩们使用。被江春芳的良苦用心感动到了,摊贩们也不好意思再乱扔瓜皮果壳了。
平日里,除了管好河道里的事情,江春芳有空就会带上几名志愿者,一起到附近的村里做宣传,将河道保洁和不要乱扔垃圾的理念“苦口婆心”地灌输给村民。
近些年,每次入村宣讲,江春芳也会根据镇里各部门的委托,除了宣传“治水”,也顺带宣传一波“防诈骗”、“扫黑扫毒”、“疫情防控”等许多分外事,谁让大家就听得进江春芳的“唠叨”呢!
江春芳向小时新闻记者透露,她现在在工作室里做调解工作,一个月能拿到镇里给的2500元的补贴。“我家里条件算不上富裕,但也过得挺好的,这些钱本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时候赚的,那我就继续拿它们去为民服务。”
每年,江春芳都会带领志愿者或者自己的家人一起到养老院走走,探访一下贫困户,然后把这些自己辛苦赚来的补贴分给大家。
“人在奉献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做人的道理我懂。”江春芳笑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