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微 实习生 李玉茹
9月22日下午,山亭区举行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身边的“四有好老师”记者见面会,会上邀请了四位“四有好老师”进行见面交流。


“山东优秀援疆教师”、“枣庄市最美教师”、“枣庄市特级教师”山亭区第一实验学校费文莉老师在记者见面会上介绍,自93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曾三次到桑村、徐庄和新疆偏远薄弱地区学校支教。2020年8月,她去到了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第五小学援疆支教。她回忆起初到英吉沙,面对茫茫的大漠,肆虐的风沙,和从小讲维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很快调整状态,投入工作中。学习上,她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学习;生活上,用母爱柔情关心学生,做他们的老师妈妈。教学中,带领老师们解读教材,观课研讨,进行每天一小时的教师普通话培训,先后执教了《短诗三首》《猫》等多节示范课,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当地教师队伍。
费文莉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愿用爱心铺就孩子们的鲜花路,让他们放飞梦想;作为一名枣庄名师,愿用耐心与同事共芬芳,引领他们拔节成长。

“全国新教育实验智慧校长提名奖”获得者、“山东省教学先进个人”“枣庄市教书育人楷模”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小学宫德强校长在见面会上介绍,工作30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教育这片净土上。2009年,他用两个月就完成了实验小学大班额化解工作,把800余名学生到实验小学西校就读的愿望变为现实。在这期间,创新“三优九条”名优学生培养模式。2017年,他主动申请去生源流失最大的桑村中心小学任职,仅用了三年就让这所濒临倒闭的学校实现了学生从0到1500、1800、2100的精彩蝶变,一跃成为学生家门口的好学校,成为全区乡镇学校的一面旗帜;2021年履新西集,在复制桑村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打造七彩教育,让每个孩子都出彩的办学目标,西集教育实现了良好开局,顺利入选山东省第三批教育强镇筑基试点镇。
宫德强校长表示,无论到哪里,他都能借力发展,赶超跨越,“量身定做”家长需要的便捷服务,“倾力打造”社会看得见的优质教育,着力促成乡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优质教育。
“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枣庄市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山亭区第二实验学校邹丽丽老师在见面会上介绍,作业山亭区第二实验学校一名党员教师,2008年走上教师岗位,至今已有15年了,工作期间也是在一路追寻,一路收获。2015年,对她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她踏上了赴韩国支教之路。初到学校语言不通、水土不服、思念家乡,每天的我都夜不能寐。但是凭借对孩子的热爱、对教育的执着,远在海外收获了孩子、家长、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回国后刚修完产假又毅然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三区人才支教计划,面对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再一次斩钉截铁地说:“乡村培养了我,我更该将个人所学献给乡村。”2019年她先后被推选为枣庄市兼职教研员,成立小学语文个人工作室,积极组织强镇筑基,乡村送教活动。同时积极将区直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教育教学经验带到支教学校和班级,积极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及评价考核方案改革,让学校的教育教研日趋规范,教学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也先后获得山亭区教学能手、山亭区教学先进个人、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枣庄市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同时更收获了孩子的喜爱,家长的认可,领导的肯定。
“全国中语会课题研究优秀校长”“山东省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个人”“省级优秀教师”山亭区翼云中学吕作银校长在见面会上介绍,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从教36年来,他当过20年班主任,5任中学校长,3次“救火队员”,他的座右铭是:初心不改,使命必达。2009年6月,他临危受命担任枣庄七中校长,仅一年时间,把濒临倒闭的乡镇中学变成全区名校。2010年8月,充当“救火队员”,调到每况愈下的翼云中学担任校长。带领干部教师,首创“三学三查三清三育”综合管理之路,开创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的局面。多年来个人救助30多名学生,救助资金10余万元。自2007年连续三界当选为区政协常委。先后提出了关爱留守儿童、关注教师成长、打造绿色教育生态等10多项政协提案,全力推动山亭教育事业发展。
吕作银校长表示,在山区教育的曲折道路上,他将矢志不移,无怨无悔,为初心而笃行,为梦想而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