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4月27日, 第四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暨2023年镇江长江大运河文化论坛在镇江举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理事长周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月清,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镇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秘书长陈可可等出席活动。夏锦文、马明龙共同为“镇江市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揭牌。镇江市副市长武鸣主持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大运河贯通南北、联通古今,形成了河城相生的人居环境、风景如画的各色建筑、精湛超群的手工技艺、不胜枚举的名人故事以及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夏锦文说,镇江作为一座运河沿岸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希望镇江以本届峰会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围绕“江河交汇”的区域特征,在梳理历史脉络、挖掘文化资源、讲述动人故事、阐释当代价值、弘扬时代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展示江苏形象等方面继续深入探讨,为江苏乃至全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万里长江和千年运河在镇江交汇。马明龙说,镇江将全力打造“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一是突出保护传承,紧抓“文化”这条主线,深入挖掘和研究大运河、长江镇江段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流动的文化”更好融入当下、传承后世;二是突出生态治理,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与运河航运转型升级、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结合起来,让“一泓清水永续长流”;三是突出以民为本,优化调整沿线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科学布局“亲水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让致富河、幸福河永远造福人民。
峰会上,专家、学者的主旨报告精彩纷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龚良作《镇江:江河交汇处的文脉江南》主旨演讲;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作《论我国救生文化的国际地位》主旨演讲;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终身教授王川作《宋元粮仓和元代海运》主旨演讲等。
峰会期间,与会人员还调研考察了江豚保护区、京口闸遗址、五峰山大峰等处。
会上,举行了第五届峰会旗帜交接。第五届峰会将在徐州举行。
本次活动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主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镇江分院、镇江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镇江市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新华日报社镇江分社承办。(王璐 辛正)摄影 陈捷
编辑: 艾培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