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其峰 通讯员 蒋杨
放下稿件,趴在妈妈背上,坐进轮椅,露出自信微笑......9月8日,在临沂大学“爱我国防吾辈自强——2023届新生演讲比赛”上,蒋张子怡完成了她的演讲,并以总分9.5分的成绩晋级下一轮。当天,蒋张子怡入学临沂大学已整整一周。

远离家乡,“滑板女孩”临沂求学
“这一周,我一直忙着准备演讲比赛和预习专业课知识。”蒋张子怡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离开家乡江西,但自己感觉和临沂这座“英雄城市”气质非常相符。对于临沂的初印象,她最大的感受就是热情,“从高铁上的乘务员,到学校里的老师,大家都非常照顾我”。
2005年,蒋张子怡出生于江西省德兴市,2010年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突来的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位乐观勇敢的女孩,无法行走,她开始用滑板代步,用双手前行,自此,“滑板姑娘”成为了她的代名词。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去学知识,学才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钦佩的成绩。
今年的高考中,蒋张子怡以超过一本线的分数,被临沂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录取。 8月31日,蒋张子怡和家人在江西上饶站一起登上离开家乡的高铁,来到了临沂大学。

大学生活,步步惊喜处处感动
在临沂大学,蒋张子怡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惊喜与感动。
“来到宿舍后,我发现书架上贴满了同学们为我写下的祝福,惊喜和幸福填满了那个时刻。”蒋张子怡说,学校在实际生活上也为她做足了准备功夫:宿舍改为一楼、将上床下桌的四人间改为她和母亲的双人间,卫生间装上马桶、床铺更软、洗漱台更方便,学校还将为她的母亲在校内提供一份力所能及的兼职,方便母亲照顾自己,个人收入方面也有保障。
临沂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长学姐也为她组建了“乘风·子怡服务队”,生活不便处都有他们来帮扶,这十几位志愿者也成了她入学后的第一批朋友。 “感到非常幸运。从小到大一路走来,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一直帮助我们。”蒋张子怡说,自己入学后,在学校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子怡你尽管努力,剩下的一切交给我们。”
让蒋张子怡兴奋的,还有学校里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别小看我,舞蹈和播音我从小就拿手!”蒋张子怡告诉记者,受妈妈影响,她从小热爱舞蹈,暑假期间还在家乡的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实习。“大学里的社团很多,能够和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会让我这两项爱好取得长足进步。”

喜欢文学,记录善意和关爱
进入大学后,蒋张子怡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打算。
蒋张子怡说她从小喜欢文学和写作,这也是她选择文学专业的原因。“文学世界里,我可以做我自己的‘导演’,去实现我现实生活中做不到的美好事物。”蒋张子怡向记者透露,她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创作一些文学作品,自己也很期待作品面世的那一天。“毕竟从小到大,我感受到太多人的关心关爱,这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不用我的笔去把他们记录下来,实在可惜。”
“我希望自己能在语言文字方向继续学下去,读研读博,还想掌握一门外语,学到我学不动为止。”蒋张子怡对记者说,读书对于她来说,既是喘息的“缓冲带”,又是补充能量的“充电站”。“学校有这么大的图书馆和丰富的藏书,我非常地兴奋。”
聊起未来的职业,蒋张子怡说她希望能做一位文学家、教师、社会工作者,或者一名自由职业者。
“我对职业没有具体要求,只希望选择一个我热爱并且对社会有帮助的职业。”蒋张子怡说,“因为我在生活上有很多不便,但希望自己能成为为社会提供很多便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