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梧州市委充分挖掘组织内生资源,统筹用好社会各类资源,探索新兴领域团建新模式,拓展组织形态,创新项目载体,助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为加快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贡献青春力量。
聚焦重点领域,推动行业团建
发动基层团组织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对辖区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青年实施联动摸排。依托园区管委会,推动市县两级各类工业园区建团7个,园区团工委覆盖面100%。依托行业党工委,采取共建、联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团的组织,在青年聚集的行业系统建立团组织,我市成立各级行业系统团工委22个,其中市县两级均成立教育、“两新”组织团工委。对于卫生系统、金融系统、国有企业等基层条件好、规范程度高、人员保障强的团指委,推动进阶为团工委,推动本地特色产业六堡茶行业建立联合团工委,覆盖青年团员20.43万人。
建立六堡茶行业联合团工委
利用就业见习相关政策,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联合市人社局选派首批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专职干部,到市县两级团属协会、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新兴领域建团“一站式服务”以及建团后的青年组织工作。
选派首批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专职干部
注重工作先行,拓展组织形态
对于暂不具备进阶条件的律师、邮政、互联网等新业态行业团指委,加强对新业态新领域青年的联系服务力度。发挥团属青年社会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在市青企协、市青创协成立团支部的基础上,推动其会员企业美团外卖、名浩食品配送有限公司建立团支部。团藤县县委依托青年社团建团,根据地域特性、青年兴趣建立藤县新媒体协会团支部、藤县龙舟协会团支部,覆盖新兴领域青年210人。坚持“自下而上—开展活动—发现骨干—建立组织”的工作逻辑,探索建立青年社会组织、青年社团。2022年8月注册成立梧州青年大学生联谊会,按照地区建立7个网络社群,常态化联系梧州籍大学生1600多名。
藤县新媒体协会团支部开展党建带团建活动
创新项目载体,激发组织活力
着眼团组织功能发挥,扎实推进岗位建功活动,用好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号品牌,组织动员新兴领域青年立足岗位创新长效。从组织开展的活动中及时发现优秀青年人才,符合条件的新兴青年担任青联委员64人,挂兼职团干部11人,提名为团代表17人。
实施在校在职团员到社区常态化报到“第二团支部”制度,依托街道社区服务项目建立团的功能型阵地,将社区中工作、生活的在校在职团员青年联系组织起来,开展“春风行动”“青春有约”“青年创业创新沙龙”等活动,解决新就业群体青年在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启动“第二团支部”制度,在校在职团员到社区常态化报到开展环境整治、普法宣传等活动
以大学生联谊会为平台,寒暑假组织梧州籍大学生开展“双一流”高校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引导更多大学生返乡工作;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180多场次,覆盖2700多人次。
梧州籍“双一流”高校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服务团交流活动
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助农插秧”产业发展志愿服务活动
返乡大学生参与城市管理日常工作
作者:团梧州市委
上一篇:梧州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信息
下一篇:梧州市人民政府近期人事任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