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伞的孩子要学会努力奔跑,这句话不假。在这个学历至上的年代,如果父母能多为孩子着想,重视起他们的教育问题,学生自然只需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可对于父母亲疏于管教的家庭而言,学生要想成才就只能靠自己。
如今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想把孩子培养成才,没个百八十万都不行。别以为这是在制造焦虑,这是很多大城市家庭的现状,从娃娃时期就开始给他们报各种课外兴趣班,为的就是全方位培养他们。
学生入学后才是花钱如流水的开始,各种补课费用以及学生的日常开销,学生要是中考能考入不错的公立院校还好,否则就要花高价进私立。之后还有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可不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么。
本科存了16万!“精打细算”的凉山女孩火了,保研院校更令人眼红!
如今的教育成本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可不就是应了那句“砸锅卖铁也得供”。不过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如此“烧钱”,有些学生深知父母的不易,从中学时期就在为家里努力“赚钱”,贴补家用了。
凉山的那名女孩就是如此,本科4年时间攒了16万,这不禁让家长发出感叹:“又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何思怡同学的懂事,还要从她儿时的家庭变故说起,因为父亲和爷爷都是支援三线建设的工人,因此她也跟随家长扎根在了大凉山。
何同学小的时候,就在父母单位的子弟学校读书,因为生长在大凉山,她的童年可以说是无拘无束、十分美好了。然而好景不长,在他童年时期父母就离了婚,之后她就跟随母亲一起生活,也正是这一变故改变了她。
没有像其他单亲家庭的孩子那样叛逆,相反的何同学还非常懂事,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她开始努力学习。人生第一笔奖学金也就是在小升初时获得的,此后她继续发奋图强,终于在17岁那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644分。
最终她也如愿被浙江大学录取,截止到这里,她的成长经历已经足够励志了。不过优秀的人又怎么会停下脚步呢,上了大学后她也没有自满,她深知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因此在学习上也是十分刻苦。
皇天不负有心人,尽管浙大人才济济,何同学的专业课成绩也仍旧保持在前三名。而她所攒下的“巨款”,也大多都来自奖学金,她表示从初中至大学,自己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
而之所以4年能攒将近16万,也是因为她为了日后做打算,除了奖学金她还在闲暇之余做做兼职。如此品学兼优且孝顺懂事的学生,相信没有家长不爱吧,都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她的保研院校也十分令人眼红。
因为大学期间成绩优异,且有竞赛等奖项的加持,何同学还获得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保研资格。而何同学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据她透露,今年九月份将前往清华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别人家的孩子真是让人流口水啊。
经济条件不是疏于教育的借口,何同学能有今天,与家庭教育分不开
都说从孩子身上就能看到家长的影子,何同学从小就经历了父母的离异,心理却依旧阳光、健康。相信与母亲平时的教育分不开,而她的成长经历也是打了一众父母的脸,有多少人是以经济条件为借口,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的。
希望众位家长都能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学习上的,还有思想上的。正是因为品行端正、心怀感恩,何同学才能在取得优异成绩之余,攒下如此“巨款”。
笔者认为,把孩子教育成才虽然成就的是他们的前途,父母却也能获益。学生思想端正、取得高成就,将来势必会回报自己,反之学生丝毫没有感恩之心,如果他们前途光明还好,否则就只会继续跟自己索取。
何同学也为大家打开新思路,攒钱不必等到就业,知识也能带来财富
虽说何同学只是个例,却也不能将所有大学生否定,很多学生还是很有孝心的,只是苦于自己尚未毕业还不能为家里分忧。不过她的行为却给学生打开了新思路,如果能够学好专业知识,不仅能有更好的前途,还能收获一大笔财富。
不过说着容易做着难,能获得奖学金的毕竟是佼佼者,但学生也不必气馁。还可学习她的另一种方式,利用闲暇之余做做兼职。虽说是笔小钱,可也是学生展现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也算是为减轻家里负担做力所能及的事了。
【笔者寄语】
何同学不仅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知识就是财富,同时还证明了单亲家庭一样茁壮成长,关键就看家长怎么教育了。因此家长在眼红别人家孩子之余,不妨反思一下,为什么她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我要让彝声响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