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济南7月3日电(孙晓辉、李秀波)“别看我们书记年纪小,干起事来可真让人服气。”说话人是新泰市东都镇酒台村支部委员李冠安,60来岁的他,一提起村里的新书记,是满口称赞, “现在王书记无论说什么,我得直起耳朵仔把细地听。”
李冠安口中的王书记是一名90后回乡大学生,名叫王云龙,2019年3月刚刚当选为酒台村党支部书记。
2015年,王云龙回村干得头一件事就是制辣酱,他从湖南把自己的大学同学邀请进村,经过3个月的潜心研究,酒台辣酱最终问世。
“酒台辣酱能够一炮打响,还得感谢咱们新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王云龙说,当时恰逢新泰第一届020电商购物节,当地政府支持王云龙创业,专门在会场为其协调了一个展位。
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带去的500瓶辣酱仅用一上午就售罄。后来又在新泰市政府的帮助下,王云龙考上“村官”,并带着自己的酒台辣酱项目,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村官扶贫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获奖。
如今,“酒台辣酱”已发展了13个地区代理商,年销售额300多万元,年消耗辣椒30万斤,酒台村的集体收入也超过了80万。
近年来,当地探索实施“育苗升级”工程,选聘本土本乡大学生回村任职,不仅提高了农村后备人才整体素质,还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为农村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我们完全参照公务员录用程序,以乡镇为单位,统一招考,尤其在面试环节,明确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主考官,亲自挂帅‘验兵’。”新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田军说。
选准是关键,培育是前提。新泰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回村任职大学生创业联盟,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引导回村任职大学生交流碰撞、构思谋划,确定创业新思路、新点子,实现联合创业抱团发展,先后有100余人加入,累计孵化创业项目18个。
当地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整合各级扶持创业政策和信贷、创投等各类社会资金,重点向回村任职大学生倾斜。
通过大力实施“育苗升级”工程,越来越多的返乡大学生充实到村级后备力量中来,成为农村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宫里镇王家庄,回村任职大学生魏玉芬协助村党支部书记,立足泰安市级贫困村实际,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流转土地200多亩,成立绿客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扶贫大棚3个,带动1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实现村集体增收8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25名大学生回村任职,已有53人进入村“两委”工作,其中12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抽样调查显示,96.5%的群众对回村任职大学生“非常满意”或“满意”。
为了放大人才效应,新泰市在总结“育苗升级”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五乡”行动,着力打造一支引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队伍,已累计培育新乡才1343人、经济能人1349人、返乡大学生514人、第一书记179人、实用技术人员1389人。(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