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元!这是贵州对专职科技特派员开出的最高年薪。在贵州,科技特派员将成为一种新职业。28日,贵州省科技厅下发通知,围绕该省农村产业革命中的科技需求,在16个深度贫困县中开展试点,以年薪制面向全国选聘480名专职科技特派员。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贵州把脱贫攻坚当成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但要在2020年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为此,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决策部署,贵州省科技厅瞄准全省16个深度贫困县,决定给予1.6亿元的经费支持,在茶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辣椒等12个特色产业中,试点实施“1+1”科技支撑行动,以“项目+人才”的模式,将专职科技特派员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捆绑在一起。
与传统科技特派员的兼职模式不同,此次贵州选聘的科技特派员除了要有5年以上技术经验外,还必须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在产业所在乡镇全职服务1至2年。
按照规划,16个深度贫困县将选聘480个专职科技特派员,其中,首席科技特派员年薪50万元,普通科技特派员年薪10万元,由承担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的企业主导遴选。
“这将极大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全心全意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贵州省农科院李裕荣博士说,以往,每个科技特派员每年的工作经费也就2万元,要下乡服务100天,但服务地多在偏远山区,工作起来会有很多困难,很难保证服务质量。
在贵州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处副处长石永宏看来,传统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更多地立足于供给侧,让广大科技特派员在基层找到了发光发热的舞台,贵州以年薪制选聘专职科技特派员,则聚焦需求侧,用创新手段招揽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人才,将有效弥补贵州科技人才匮乏的短板,最大程度释放科技动能。
二十一世纪创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仕涛表示,贵州在全国首创以年薪制选聘专职科技特派员,是新形势下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新探索,对于推动“科技下乡、人才下沉”以及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都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牵住制度创新这个“牛鼻子”
何星辉
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行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20年来,各类明星科技特派员的故事不绝于耳,他们扎根在贫困山区,“点石成金”,用科技之手推开一扇扇致富之门。其中埋头耕耘、不图回报者,比比皆是。
20年后再出发,对于大部分科技特派员来说,在秉持初心的同时,却也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的尴尬:工作经费捉襟见肘,农业生产的风险也不可预测,扎根基层创新创业必然面临更多难题。如何破题放活,建立起与市场机制相匹配的职业化薪酬机制,从而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凝聚更多的科技力量?
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为专职科技特派员开出了最高50万元的年薪,贵州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将科技特派员融入脱贫攻坚和产业革命的实践中,让广大的科技特派员用专业、专心和专注,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着眼于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和产业需求,贵州抓住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中最为关键的“人”之因素,进而牵住了制度创新这个“牛鼻子”,必将更好地发挥“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作用,让科技创新之音响彻贵州大地。
贵州这一创新举措,算是为科技特派员制度进入更高轨道加了个推进器。我们为贵州的勇气喝彩,也期待这一创新举措能在实践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