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1-2024.9.10
各区县电诈案件警情情况
诈骗案件类型
典
型
案
例
案例一
2024年9月2日,我市居民吴女士在浏览抖音直播间时,被一则兼职广告吸引。广告承诺通过简单操作即可轻松赚钱,吴女士随后被引导加入一个粉丝群,并下载了名为“天猫办公”的应用程序。
在该应用程序中,吴女士被告知可以通过投资商品来获得利润。起初,她尝试的小额投资确实带来了一些返利,这让她放松了警惕。然而,随着投资金额的增加,吴女士发现自己无法提现。应用程序不断提示她需要解决各种问题,如超时、纳税、充值会员等,以此要求她继续充值。
在累计向对方转账高达150000元后,吴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于是立即报警。
警方提示:
诈骗分子经常利用“兼职”的名义,以小额返利作为诱饵,诱骗受害者投入更多资金。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兼职广告。任何要求您缴纳保证金、定金的网络兼职都可能是诈骗。一旦您发现自己可能被骗,请立即停止转账,并及时向警方报案。
案例二
在2024年9月4日,我市宝塔区居民谭某某遭遇了一起典型的网络贷款诈骗。他在抖音上发现了一个名为“360借条”的贷款软件,填写了个人信息并申请贷款。随后,所谓的客服告知他银行卡信息填写错误,需要汇款以消除错误代码。谭某某在按照客服的指示操作后,又被要求进一步打款以查验资产。最终,谭某某被骗走了304900元。
警方提示:
申请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任何声称“无需任何资质”,且在放款前要求先交费的网贷平台,都可能是诈骗。为了防范此类诈骗,公众应提高警惕,不轻信网络上的贷款广告,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不向不明账户转账。在需要贷款时,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避免陷入诈骗陷阱。同时,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有效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案例三
在2024年9月5日,我市居民宋某某遭遇了一起精心策划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起因是宋某某被邀请加入一个支付宝群聊,群内有人声称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领取红包。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宋某某使用微信扫描了二维码,随后被引导至一个聊天界面。对方以完成问卷调查为由,诱导宋某某进行操作,并在完成后通过微信收款码向其支付了小额红包。
在初步获得信任后,对方发送了一个链接,诱导宋某某下载名为“中农电子”的应用程序。起初,宋某某通过简单地浏览商品和截图任务获得了小额红包。随后,所谓的客服人员提供了更高返利的任务,宋某某在支付宝扫码支付了658元后,很快收到了858元的返利,这进一步加深了宋某某的信任。
然而,当宋某某继续投入更大金额时,客服以操作失误为由,要求宋某某继续转账以解决问题。在一系列的诱导下,宋某某最终被骗走了118680元。
警方提示:
任何以做任务、领红包为名的活动都可能是诈骗的诱饵,不要轻易相信;高额返利的承诺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要轻易被诱惑;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或下载不安全的应用程序;遇到要求转账解决操作失误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警。
案例四
2024年9月4日,子长市居民侯某某收到一条短信,发信人自称是知名婚恋平台“世纪佳缘”的客服。短信中声称侯某某的“世纪佳缘”临时账号即将到期,并提示其续费9600元。侯某某误以为这是其儿子使用她的手机注册的账号,因此她立即回拨了短信中提供的客服号码,要求取消续费。
然而,所谓的客服并没有取消续费,反而诱导侯某某下载了一个名为“流云”的应用程序。在该应用中,对方要求侯某某开启微信和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功能,并指导她保持手机屏幕常亮。在侯某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方通过远程操作,将她银行卡中的10000元资金非法转移。
警方提示:
对于任何自称是客服的陌生电话或短信,应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其内容;在接到此类信息时,应通过官方网站或其他可靠渠道获取真正的客服联系方式,并进行核实;切勿向未经验证的个人或机构透露个人信息,包括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要轻易按照陌生人的指示进行转账操作,或允许对方远程操作您的电子设备。
案例五
2024年9月9日,我市延长县居民李某接到朋友刘某某的电话,刘某某声称接到了延长县消防队吴队长的电话。吴队长表示,由于消防队单位院子需要进行硬化工程,而他本人因其他事务无法亲自处理,故将此工程机会介绍给刘某某的朋友李某。次日早晨,李某联系了吴队长,吴队长要求李某下午带上报价前来商谈。
然而,中午12点,吴队长再次来电,紧急要求李某代购80套床架和200个床垫,并提供了一个所谓的供货商账户,要求李某先行垫资订货。吴队长承诺,这些垫资将与后续的工程款项一同结算给李某。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李某为了能够承包该硬化工程,向对方转账了43.2万元。当李某再次尝试联系吴队长和供货商时,发现电话已无法接通,于是急忙向派出所报案。
警方提示:
对于任何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介绍的商业机会,务必进行独立核实;在未确认对方身份和项目真实性之前,不要轻信任何垫资要求;遇到紧急采购或垫付资金的情况,应提高警惕,这往往是诈骗的典型手段;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陌生人转账,尤其是大额资金。
李某的案例提醒我们,在商业活动中必须保持警惕,对于任何看似有利可图的机会,都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核实,以避免落入诈骗的陷阱。
案例六
近日,我市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成功破获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
8月27日12时许,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上级指令:海南省海口市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涉案的一级卡账户在富县有取现行为,要求打击。接指令后,刑侦大队领导高度重视,立即部署开展工作,经研判发现该涉案卡持有人韩某(子长籍)有重大作案嫌疑,该人系前科人员,现租住在富县。为确保抓捕顺利,大队领导亲自带队,抽调精干警力并联合辖区派出所共同实施抓捕工作。8月27日14时30分,办案民警在韩某租住处将其抓获。韩某到案后,对其将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用于收款并取现转移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韩某已被富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示:
1、保管好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支付宝、微信账号,不要轻易向他人提供,切勿出借、买卖“两卡”;
2、要提高防范意识,切莫贪图小利,成为犯罪的“帮凶”;一旦发现涉“两卡”犯罪线索,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若已实施非法出租、出售、购买“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立即停止,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延安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示
1、刷单致富是陷阱、抖音广告莫轻信,刷单就是诈骗;
2、网络贷款套路深、不是陷阱就是坑、网络贷款先交钱的100%就是诈骗;
3、不要将自己的收款码、付款码随意展示给他人,一定要给支付软件设置密码,同时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避免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