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就能免费领礼品
你心动了吗
他们手持可爱的毛绒玩具和小生活用品
声称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免费领
本以为天上掉馅饼
没想到一步步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免费礼物”带来的是各种骚扰电话、短信
甚至还有违法分子的诈骗套路
2021年12月20日,宜春上高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群众举报,有人在上高县农贸市场内发放小礼品要求别人在微信群内转发刷单、点赞类的诈骗广告。民警立即前往农贸市场将该四名涉嫌推广诈骗信息的违法犯罪嫌疑人抓获。
经查,该四名违法嫌疑人为湖南省娄底市人,他们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兼职地面推广(熟称“地推”)的工作,手段是赠送一袋卫生纸等作为小礼品为诱饵向路人推广上级推送的广告,用路人手机向三至十个群里转发带有招募手工活、短视频平台点赞等内容的图片信息(实为兼职刷单诈骗广告),转发完后便将转发的信息删除(防止撤回),违法嫌疑人在路人转发完广告的时候会录制好操作视频,再把视频发给上线,上线再按照程序发放佣金。四名违法嫌疑人的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地推”本身并不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推广的内容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等。而“地推式”诈骗中地推人员推广的却是虚假信息,引导受害人逐渐陷入刷单陷阱,造成财产损失。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又为黑客入侵电脑系统开放更多的渠道。线下扫码领小礼物活动,这些都很可能就出卖了自己的住址和个人信息,大数据时代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也日渐凸显。呼吁市民要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在应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隐私泄露。
宜春网警提醒广大市民:
不随意丢弃包含个人信息(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等)在内的各类生活单据;
避免在社交软件上透露或者标注亲戚好友的真实身份信息,朋友圈尽量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和动态;
不贸然参加网络“调查问卷、小游戏测试、购物抽奖、申请免费礼物”等各类互动活动;
在公共场合使用无保护或来源不明的WIFI时,切勿进行涉及银行密码、各类验证码等操作;
收到短信、即时聊天软件发来的不明链接,请勿轻易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