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柳静 通讯员 孙玲波 方泽锋
刷单真的可以赚钱吗?近期,春江街道一位阿姨刷单赚了46.8元。然而紧接着,她步步入坑,损失29.96万元。记者从公安富阳分局反诈中心了解到,最近“升级版”刷单诈骗高发,案损飙升6倍多。这类“新型”刷单披上了什么样的外衣?
针对学生、家庭主妇,以兼职为诱饵
前不久,春江街道的一位家庭主妇阿平(化名)报警,说被骗了20余万元。在民警的询问下,她详细道出了自己被骗的全过程。
就在报警前的一个周末,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发兼职广告,不过不是“刷单”,而是在家做做手工活,新手一个月500元到5000元。阿平平时在家空闲时间多,心想自己不用多做,一个月赚一两千元就够了。于是,当晚她就加了广告上留的微信。
对方立刻通过了好友申请,并向她讲解兼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下载一个他们公司的专属App,然后通过App下单。零件寄到后,她完成装配,再寄回去,赚取佣金。
阿平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并提交了申请。很快,对方又给她发来微信,说可以拉她进入商家的“福利群”,利用等待的时间做做任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阿平欣然同意。
随后,根据对方的指导,阿平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并收到了对方发来的10.8元佣金。没想到赚钱这么简单,阿平心里乐开了花,于是毫不怀疑地点开了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App,在上面按要求操作,完成了第一笔预付36元,最后收到72元佣金。
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阿平又先后通过该App预付2000元和8000元,但这回,她发现App账户里并没有收入,也无法提现。阿平询问客服,对方回答,多攒一些就可以提现了。于是,她又转进了2万元。
3万元进去后,阿平心里有些急了,她反复询问客服,但对方只说,平台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让她第二天上午再咨询。
阿平在忐忑中度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午10点多,她再次咨询客服。对方说,已经查到了她的账户,并做了处理,她的钱以及收益已经全部回到她做单的账户里。阿平一看,果然,不仅本金,连佣金都在她的账户里了。
看到这个“庞大”的数字,阿平再次心动。随后,她连续转了3个5万元进账户。就在她打算收手提现时,却发现账户里的钱根本无法提现。
系统显示,她需要缴纳15%的个人所得税,就是5.98万元。阿平看着账户里连本金带佣金已经有了39.8万多元,想着即使交5万元税也还是赚的,于是按照对方要求又转账5.98万元。
交了税,这回总能提现了吧?阿平还在想着自己的发财梦,骗子却没收手,而是又抛出一个陷阱。系统显示,账户学员和老师涉嫌套现公司实际利益,要求学员缴纳5万多元保证金,老师罚款15万元。此时,阿平非常焦虑,但已经投入巨款的她不得不再次选择相信对方,又转了5万多元过去……
到这里,阿平赚到了46.8元,却因此损失29.96万元。手头再无现钱的阿平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了诈骗,于是赶到派出所报了案。目前该案还在调查中。
网络刷单诈骗基本流程分为“四部曲”
关于网络刷单,熟悉网购的人都不陌生,一些学生、全职主妇等,会在网上为商家刷好评以赚取佣金。但事实上,为了赚取几元佣金,最终被骗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案例并不鲜见。采访中,公安富阳分局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解析了这类诈骗的基本套路。
网络刷单诈骗基本流程分为“引流”吸粉、“圈定”对象、“启动”诈骗流程、“深挖”受害人资金潜力等“四部曲”。
“引流”吸粉是指通过实地扫码送礼物、团购优惠、手工零活等各种名义将受害人拉进微信群,在此类人群中观察筛选对象。
“圈定”对象即通过在微信群内烘托气氛、展示相关获利情况,引导受害人下载小众社交App或者扫码下载各类程序,圈定作案对象。
“启动”诈骗流程则是指经过前期准备后,引导受害人开始刷单操作,刷单资金递增,或者以完成任务有额外奖励等方式,让受害人持续刷单转账,骗取资金。
“深挖”受害人资金潜力是指受害人发现无法提现时,骗子进一步通过需要缴纳保证金、个人所得税、解冻金等理由,利用受害人急于提现的心理,继续骗取资金。
公安富阳分局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网络刷单案件套路有所“升级”,案损大幅增长,社会危害性更加严重。犯罪分子转变过去单一通过刷单手段骗取财物的方式,转而用刷单赚钱(小额回报)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引导其参与大数额的网上博彩、网上投资,进一步骗取更大数额的财物。今年以来,全区通过网络刷单作为引诱,实施网络博彩、投资的案件数和案件损失金额相比去年均有大幅上升。
市民要做好反诈“三部曲”
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全区网络刷单诈骗发案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一般的城郊接合部社区,以流动人口密集或者工业园区配套居住地区为主。富阳发案靠前的地区为三联村、金家桥社区、桃源社区等。而女性受害人比男性受害人多一倍,是重点人群。16—35岁是高发年龄段,占79%。
网络刷单诈骗案件中,受害人操作刷单转账的主要时间段为下午2点到5点,以及晚上9点到11点。诈骗过程的实施最长时间超过4天。上述时间段,受害人往往受其他信息干扰较少,会专注地与犯罪分子交流,容易认可诈骗分子设定的各类情景并按照其指示操作。
关于反诈,普通市民应该做些什么?民警提醒大家做好“三部曲”:首先应当断绝源头,拒绝加入可疑的聊天群,特别是各类扫码送礼微信群。同时,对下载小众聊天App,以及所谓点赞发红包等非正常网络社交活动,要提高警惕,避免被犯罪分子圈定“对象”。其次,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实名注册,自动拦截涉诈电话、扫描检测是否安装涉诈App。市民可在朋友圈多转发反诈相关知识,提高自身反诈意识。特别要提醒的是,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任何可疑情况或者发现自己正在刷单而资金无法提现,要及时拨打96110咨询,及时甄别和止损。
来源:富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