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海网9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陈捷通讯员郑泽凡孙妍/文陶小莫/漫画)只因听说亲戚在做“刷单”,所以大学生小张信以为真,觉得自己不会被骗,结果落入“兼职刷单”的骗局,被骗转账1990元。
昨日,厦门警方发布了一起典型诈骗案例,并揭秘最近高发的兼职刷单“三大套路”。
案例 轻信“刷单”,一大学生被骗转账
张同学是一名大学新生,他很想帮父母分担学费以及生活费的压力。9月1日,他刚报到完,就在58同城的招聘平台发布了自己的简历。很快便有一个陌生的电话打来,邀请他兼职代刷信誉。
之后,双方互加QQ,对方发了一个二维码给张同学,说这是商家的二维码,让张同学扫描二维码,还说只要进入后点击“商家代付”按钮,再输入支付密码,就能让商家“代付”。
张同学依对方要求操作转账1990元后,对方再次要求张同学转账,否则之前的钱款将不予退回。直到这时,张同学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张同学告诉民警,他在厦门长大,在学校也接受过反诈骗宣传,平时在公交、地铁、马路上都看过相关的宣传视频。但他曾听说,家中有个亲戚在做网上兼职刷单,所以,他认为网上兼职刷单有真有假,只要自己留心就不会被骗,没想到还是疏忽大意了。然而,当民警问张同学其亲戚是如何做兼职刷单时,张同学又对具体细节完全不清楚。
揭秘 刷单三大套路,竟是这样坑人!
为了揭开兼职刷单的面纱,昨日,民警总结出三大套路,提醒市民别落入这些套路。
套路一,小礼物代替佣金。诈骗分子往往会要求刷单者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直接支付,又或者让刷单者登录钓鱼网站进而盗取个人信息及验证码,然后实施诈骗。同时必须注意,即使在正规的购物平台上,鲜花、水果、充值、服务等也都是无法退款的,此类刷单诈骗的可能性极大。
套路二,名为入会,实为传销。大部分的刷单上家往往要求刷单者缴纳一定的入会费,他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内发送炫富视频、转账截图等方式,营造出“轻松刷单赚大钱”的假象,吸引人加入。当事人缴纳会员费之后就会发现,上家下发的任务单数有限,一条任务平均百来人竞争,几乎无法抢到。如果要抢到更好的单,就需要再交会费“升级”。所谓的赚钱,只有靠着一层一层拉人头,赚取入会费来实现,俨然已是传销。而诈骗分子又往往以此为模板,打着“入会”的幌子,收取所谓的入会费之后直接消失,或者编造出其他理由继续收取各种培训费用。
套路三,套取个人信息,为其他诈骗提供情报。还有一类刷单也是经常出现但也是容易忽视的,就是下载手机APP、注册贷款账户等。此类一般要求刷单者提供自己的身份证信息、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这样的刷单,即使能得到佣金,但是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往往是不可估计的。这些信息往往被其他诈骗分子购买,当事人成为各路诈骗分子的长期潜在目标,诈骗分子还会利用这些个人信息实施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