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公安局获悉,广州警方深入推进全民反诈工作,采取源头治理、深化打击、预警劝阻、宣防结合、惩戒曝光等多种措施,依法重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广州涉在校学生电信诈骗警情占全市电诈总警情7.4%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破获电诈案件同比上升46.6%,刑事拘留电诈嫌疑人同比上升113%,共为49.9万名事主挽回1.11亿元经济损失,冻结涉案账号3万多个,同比上升66.5%,冻结涉案金额5.63亿元,同比上升166.8%,成功返还涉案资金270笔,返还金额1073万元,同比上升8%。
广州警方通过持续组织春季、夏季打团伙和“飓风”集群战役、“断卡”、“断链”1、2、3号专项行动、百万案件专项打击和“扫楼”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打击治理“组合拳”,共打掉团伙35个,捣毁窝点63个。
今年以来,广州市共受理涉在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占全市电诈总警情7.4%,同比上升70.8%;涉案金额1680万元,同比上升近1.3倍;涉及162所院校,同比上升14.9%。全市涉在校学生电信诈骗警情、涉案金额、学校数量持续上升。主要诈骗手法是冒充客服、购物交易、刷单兼职、代办贷款等,对学生的财产安全和心理都造成很大危害。
涉电诈警情高发院校主要集中在65所院校,发生电诈警情的162所院校中,被骗人数超10人以上的有65所,占警情78.1%。其中被骗30人以上的有6所,涉电诈警情占13.1%;被骗20至29人的有19所,涉电诈警情占29.6%;被骗10至19人的有40所,涉电诈警情占35.4%。
警情比较多的有华南农业大学(44宗)、广东工业大学(36宗)、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32宗)、广东白云学院(31宗)、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31宗)、广州大学(31宗)。警情高发排名前三的3所高校,冒充客服类诈骗警情占比均为最高,刷单兼职类诈骗也较多。
冒充公司老板发邮件实施诈骗
近日,增城区反诈中心接到广州市反诈中心预警,一位事主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增城区反诈中心多次拨打事主电话均被拒接,经研判事主很可能已被骗子深度“洗脑”。情况紧急,值班员尝试联系事主的家人协助劝阻,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事主的丈夫,告知情况要求配合寻找事主并开展劝阻提醒。随后事主的家人反馈尝试联系事主,但微信、电话均无法联系,事主既不在家也不在工作的地方,不知去向。增城区反诈中心一方面指令相关派出所出警寻找事主,另一方面让事主家人继续拨打事主电话尝试联系。多方联动寻找一小时后,家人终于在私家车内找到事主。及时阻止事主向骗子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避免了40万元的资金损失。
另一起案例中,事主欧阳某的微信收到一个QQ邮箱信息,显示发件人是欧阳某公司的法人郑生。欧阳某信以为真,并按照对方要求建立了一个QQ群。“郑生”在群里,并称会有人付款过来,还询问了公司账户可用余额等情况。之后“郑生”发了一张某银行付款86万元到其公司建设银行账户的电子回执单,称款项已经打到公司账户了。但公司出纳查了一下没查到,“郑生”称因跨行转账可能会慢一点。随后“郑生”就说现有一笔46万元的款要付,并在群里发了一个收款账号。出纳就从公司的工商银行账户通过网银App,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共46万元。出纳转账后与公司法人郑生见面确认时发现被骗而报警。警方及时为其挽回全部损失。
此外,广州市反诈中心近日接到某公司财务魏某报警,称遭遇冒充老板的骗子诈骗,被骗32万元。骗子通过邮件的方式冒充事主公司老板下达通知,让公司人事部通知财务部人员加入一个QQ群。事主加入QQ群后,对方发来一份业务单让其查询是否到账,接着让其查询公司账户可用金额并截图发群里。随后对方告知有一笔合同款项急需支付,让事主立即向一个陌生私人账户转账32万元并截图发群里。事主按指引操作后,对方再次让其汇8万元尾款。事主这时觉得不对劲,马上拨打老板的电话询问,这才发现被骗。广州市反诈中心及白云区反诈中心接报后,立即采集嫌疑账号并协调驻点银行进行追查止付,为该公司拦截18万余元被骗资金,挽回部分损失。
广州反诈服务平台及时提醒注意防骗
如何应对当前多发高发的电信诈骗态势,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诈骗手法,提高全民防骗、拒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据了解,广州警方针对当前反诈工作的突出难题和反诈工作宣传覆盖面窄、精准劝阻难、警民难同步等关键问题,打造市、区、派出所、社区四级一体的反诈预警、劝阻、宣传工作机制和广州反诈服务平台。
广州警方搭建起“广州反诈”微信公众号、“穗安防诈”微信小程序平台,实现“一点即装、一点即用”,且不涉及个人隐私。平台推出了“反诈前沿”“穗安防诈”“微服务”模块,链接微警务、移动端、12345互动、查查涉诈指数等功能。实现辖区民警、居民“一体化”,及时发布防骗警示信息,揭露电信诈骗犯罪类型、手段以及防范知识。
当居民成功关注“广州反诈”微信公众号,注册“穗安防诈”后,如有不法分子通过电话、虚拟网址等多种方法对居民实施诈骗时,平台能够第一时间向居民发出防骗预警信息,使居民在第一时间收到并加强自我防范。同时,会将预警信息推送给辖区民警,指令辖区民警进行劝阻,实现宣传、预警、劝阻信息同步更新、实时共享、全时互动。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通讯员 区靖雯 王烁刚 张毅涛 江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