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3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年终岁末,一部分手头资金紧张的市民要么想“快速贷款”解决燃眉之急,要么就被网上、短信内的“高额佣金”字眼所吸引,做起了“键盘侠”、“日入上百、月入上万”的“梦”。仅十一月份,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共主动向市民群众发送21602条针对兼职刷信誉的防骗预警短信,有效避免市民群众上当受骗,但是,仍然有120名市民群众遭遇了兼职刷信誉诈骗。
日前,厦门警方送上诈骗“流程”图第三波,让市民群众一图读懂兼职刷信誉诈骗的那些“套路”。

警方推出第三波诈骗“流程”图
【案例】只要“清空购物车”就可以领“佣金”?
今年30岁王女士是一名公司小白领,经历了双十一的“血拼”后,眼见信用卡还款时间日益临近,还有双十二的第二波“剁手”良机,手头越发吃紧的王女士这时被一条短信所吸引。
王女士一看短信里写着只要写评语一天就有“280—500”的收入,赶紧联系了短信里的QQ,对方先向王女士出示了身份证和所谓公司的“营业执照”,这让王女士更加相信对方的身份了。
随后,对方要求王女士下载京东APP,称会将“任务”放在购物车内,而王女士要做的就是“帮”对方清空购物车,完成这个操作后,对方会把约定好的“佣金”转给王女士。王女士一听,“清空购物车”是自己最拿手的事情了,立马下单付款2120元!之后等着拿“佣金”的王女士又接到对方帮忙“清空购物车”的要求,这时才意识到异常。
厦门警方表示,王女士遭遇的骗局是近期发生的兼职刷信誉的新型手段,为博取应聘者的信任,骗子在线上向受害者展示各种各样的营业执照、企业注册文件、后台系统页面等等,来营造自己是诚信经营的假象,随后让受害者下载一些电商平台的APP,并向受害者提供账号、密码,以清空账号购物车内的商品即可完成“任务”领取“佣金”。
厦门警方梳理后发现,近期的兼职刷信誉诈骗案件中,诈骗短信以“170”开头为主,受害者以学生、无业人员为主。对此,也提醒广大市民,刷单违法,切勿尝试。尤其是在应聘网络兼职和工作过程中,切勿随便透露个人信息,不要盲目相信高回报,应留意对方的信息,比如电话、名称、地址或者是对方的银行账号,发现被骗尽快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