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注意了
3月1日
老城纪念广场
有一场大型招聘会
钱多 离家近
也许这样的好事儿
在招聘会上你就可以遇到
2019年3月1日在老城纪念广场将举办主题为“搭建平台促就业 沪遵协作助脱贫”的2019年“春风行动”暨沪遵劳务协作大型招聘会。聚焦精准脱贫,促进转移就业,更好地服务春节前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贫困家庭人员、城镇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等群体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用工需要。
时间地点
2019年3月1日(星期五)上午9:30-下午15:00在老城纪念广场
有关事项
1.本次招聘会是一次公益性招聘会。
2.各用工单位请于2019年2月15日前持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和经办人身份证、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招聘简章(含单位简介),按属地管理原则分别到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现场报名或直接网上报名。
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方式为:登录“遵义人力资源网:www.zyhr.gov.cn”注册为企业用户后点击“现场招聘会”——预定展位——选择招聘会名称“2019年遵义市 “春风行动”暨沪遵劳务协作大型招聘会”——点击在线预订办理报名。联系电话:0851-23163896,联系人:韩瑜。
2.现场报名联系方式
(1)遵义市人力资源市场
联系电话:0851-23163866
地 址:红花岗区银河路625号
(2)红花岗区人力资源市场
联系电话:0851-28878908
地 址:红花岗区海尔大道剑江路15号
(3)汇川区人力资源市场
联系电话:0851-28650679
地 址:汇川区南京路汇川体育馆正对面
(4)播州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51-27251591
地 址:播州区南白街道办事处人民东路197号
(5)新蒲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处
联系电话:0851-28686910
地 址:新蒲新区管委会开投大厦
注意事项
春节假期结束,很多年前跳槽的人也准备开始寻找新的工作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警惕求职应聘八大陷阱提示,提醒求职者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被骗。
警惕“黑中介”
“黑中介”是指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费。打工者小胥联系了某求职中介公司,缴纳200元押金后,接到的工作任务是在电线杆上刷宣传广告。但他仅干了1小时就被联防队员勒令停工,联系中介后被告知押金不退。工商所方面称,这是一家曾被取缔的黑中介。
防范提示:
求职者要核实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警惕“假猎头”
“假猎头”是指某些诈骗人员自称“人才猎头”等,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职位,但须缴纳服务费。陈某接到一位自称是“高级猎头顾问”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其个人信息,并称可提供高薪职位。陈某信以为真,不久就收到面试通知,但要先汇2000元服务费,入职后返还。陈某汇款后前去面试,对方表示并未委托招聘,当他再次拨打“猎头”电话时,对方已关机。
防范提示:
求职者要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招聘职位,尽量通过用人单位官网核实工作内容和性质,核对薪资水平是否合理。
资料图:谷华 摄
警惕“假老乡”
“假老乡”是指某些诈骗人员以“老乡”的名义,主动搭讪求职者,热心介绍工作,骗取钱财。火车站、汽车站周边,时常出没一些骑摩托车或开面包车的人,他们看到拖着行李的农民工,就会主动上前套近乎。农民工小高刚下火车,就轻信了一位自称是“老乡”并许诺可以帮介绍工作的人的话。“老乡”开车带他到一个门口放着招工牌子的工厂后,就赶他下车并要200元车费。
防范提示:
求职者到陌生城市,尽量到正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切勿轻信“老乡”说辞。
警惕“假兼职”
“假兼职”是指某些诈骗人员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诈骗。诈骗人员发布“兼职刷单,立马返现;足不出户,月薪过万”的信息,炮制出“兼职刷单”陷阱。一名受害人称其在收到“兼职刷单”短信后,按指引刷单返现,结果被骗1.8万余元。
防范提示:
求职者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密码等信息。
资料图:韦亮 摄
警惕“乱收费”
“乱收费”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以用工为名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一些中介公司与“皮包公司”合作,先由中介公司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员工,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求职者上岗或中途辞退。还有一些中介公司在醒目地点张贴高薪酬、优福利等招聘启事吸引求职者上门,在收取服务费、培训费后便称职位已满,找借口敷衍。
防范提示:
求职者谨记找工作并不需要费用,对于将先交报名费、培训费等作为条件的面试要谨慎对待。入职体检通常是要求求职者自行到二甲以上医院进行,正规单位不会代收体检费。
警惕“扣证件”
“扣证件”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原件。李某到某公司工作时,负责人要代管身份证。可上班后他发现,实际工种与当初承诺的有很大出入。李某要求辞职并归还身份证,可老板不仅不归还,还向他讨要违约金。
防范提示: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扣留他人证件原件,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需要提供证件复印件的,要注明具体用途。
资料图
警惕“培训贷”
“培训贷”是指某些培训机构以高薪就业为诱饵,向求职人员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借贷支付培训费。王某即将大学毕业,听信某培训学校“培训后高薪就业”的承诺,在培训前按要求办了贷款。然而,培训结束后,该学校并未兑现承诺,还让王某欠下债务。王某意识到受骗,但因难以证明对方欺诈,最终无力维权。
防范提示:
求职者要增强辨别和防范意识,参加培训前要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条件薪资水平大体一致。同时,要注意保留有关材料,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
警惕非法传销
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费或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非法传销一般以亲友推荐的途径传播,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面试或工作地点都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防范提示:
求职者要了解有关禁止传销的法规,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自觉抵制诱惑,树立勤劳致富、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
资料图
广大劳动者要到当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求职,也可登录中国公共招聘网、中国国家人才网或各地公共招聘网站查询招聘信息。
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办事指南等可拨打12333咨询电话。
接到招聘邀约后,要及时核实相关信息,特别是要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网查询该用人单位注册或备案情况。如遭遇求职陷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来源:直播遵义
编辑:蔡乾军 周 雪
审核:冉世勇 赵应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