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全市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4起。其中,网上投资类诈骗3起,受害人被骗损失38万元,网上刷单诈骗1起,受害人被骗损失16万元。
5月29日下午,包头公安接到市民刘女士报警称,网上兼职刷单被骗16万元!听到这个数字,办案民警非常震惊,16万元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数字了。大家肯定有疑问,怎么一下子能被骗这么多?一起来看看吧。

刘女士,家住昆区,28岁,全职宝妈(骗子重点瞄准的对象之一),前几天在微信群中发现“兼职在京东平台刷单返利”的信息(骗子的诱骗信息),于是就主动联系所谓的“客服”(骗子本身),“客服”给刘女士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京东平台上做单子,但不让刘女士在京东平台付款,而是通过客服发过来的支付宝二维码支付(这是骗钱的特征,钱转到了私人账户)。
刚开始,刘女士做几单共计800元的单子,“客服”给刘女士返回了本金和40元的盈利(这是骗子常用的伎俩,以小利诱骗受害者上当)。
刘女士信以为真,之后就在“客服”的引导下连续做单,骗子的收钱方式也转变了,而是让刘女士直接通过银行卡转账支付,刘女士先后给6个银行卡账号转账8万元。当刘女士提出返还本金和收益时,“客服”又以任务捆绑为由,让刘女士再做一组单子,刘女士做完单子,又先后转账8万元(这是骗子最突出的特征,继续诱骗)。
当刘女士再次提出返还本金和收益时,骗子以更多任务为由,继续推辞,这时发现被骗的刘女士在老公的陪同下报了警。
一个全职宝妈,一下子被骗16万,无不令人痛心!
看着市民的血汗钱就这么被骗走了,小编非常愤怒,真想拿上警棍、手铐,和一线办案民警一起把骗子捉拿归案,绳之于法。
但另一方面,也恳请广大市民关注“24小时警局”,关注“鹿城警务在线”的反诈预警,关注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的反诈宣传,关注反诈宣传标语、海报、传单,就像你关注骗子发来的引诱短信一样,了解骗子套路,了解防范要领,增智强能,以免上当受骗。
刷单诈骗的危害是巨大的,有的倾家荡产、有的妻离子散、更有甚者家破人亡。

危害一:经济损失巨大
中国有句古话:“无功不受禄”。当有人说一项工作既不费力、又来钱快时,此人非奸即盗,除非亲情使然。
长期做预警分析发现,刷单被骗的受害群体往往是以学生、家庭主妇、低收入的青年为主,他们本来就收入很低或者没有收入,几千、几万的数额对他们来说就是大数字了。就拿刘女士来说,老公月工资6000元,除去平时家庭开支,每年能存下来的也就不到2万元,这次刷单被骗16万元。还有,3月26日,市民王女士通过QQ兼职群做刷单任务被骗10万元,而王女士的年收入才5万元,这些数字对他们来说不可谓不巨大。这些巨额的经济损失使得一个家庭长期遭受困境。
危害二:影响家庭关系
前一阶段,笔者的战友在派出所接待了刷单诈骗的受害者,受害者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其丈夫陪着她过来报案,夫妻两人在派出所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剑拔弩张。丈夫气不过的是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让妻子都转给骗子了,嫌妻子没脑子。妻子气不过的是想挣点钱减轻丈夫的压力,结果被骗了,丈夫还不理解她。
所以所,为了家庭和睦,请远离刷单。不要有“想轻轻松松就赚钱、想动动手指就赚钱、想足不出户就赚钱”的幻想。

危害三:伤害个人自尊
基层民警反映,在破刷单诈骗案中,遇到一个常见现象,往往都是一个案子迁出许多受害者,为什么被骗的多人当中只有一人报警呢?那就是自尊心在作祟。有一部分人被骗了,感觉难以启齿,所以就选择沉默。
刷单诈骗确实能摧残人的自尊,包头有一高校学生报案刷单被骗,当民警见到他第一句话“你们能给我保密吗?要是不保密我就不报警了。”这名学生害怕同学知道,怕丢人,怕暴露智商,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拨打的110。
所以,请广大市民认清刷单诈骗危害,远离刷单,远离诈骗,用勤劳双手和智慧大脑,奋斗美好生活。
在昨日的3起网上投资诈骗中,受害人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
东河区的王先生经陌生网友介绍,手机下载了一个虚假的投资平台APP,转入了2万元开始理财,当王先生要提现时,平台客服以各种理由拒绝,发现被骗的王先生选择了报警。
如出一辙,东河区杨先生接了一个自称是“投资顾问”的陌生电话,在“投资顾问”的引导下,先后在一个叫“大众财富”的虚假平台上投资被骗30万元。
同样的套路,昆区的李女士在“荐股老师”的推荐下,在虚假平台上炒股被骗6万元。
民警提醒您:网上投资理财,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证券公司,在手机应用市场里下载正规的投资平台APP,必要时要去线下的实体券商公司去核实,切勿点击陌生网友发来的链接或者二维码下载所谓的“投资平台”,这些都是虚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