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自贡仙市古镇,你会看到这么一群人,节假日他们三五成群,穿梭在大街小巷,接受游客们的咨询、维持交通;每到上下学时间,他们又分散到各中小学校门口,护送孩子们安全过马路、平安上下学;每到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还会协助派出所完成入户登记的相关工作……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灯城义警”。

近年来,自贡市公安局沿滩分局积极探索“灯城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主动应对困扰基层警务的基础性、源头性难题,以民力无穷破解警力有限瓶颈,持续构建“万名义警促深耕”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全职妈妈乐当“灯城义警” 协助护校、巡逻
她叫张艳,现年36岁,沿滩区仙市镇人。两年前,为了更好地照顾13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张艳选择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
对于没有业余爱好的张艳来说,带娃的生活难免有些枯燥。在朋友的推荐下,2023年9月,张艳加入了当地公安机关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灯城义警,成为仙市古镇的一名“灯城义警”。
“所谓义警嘛,我的理解就是义务服务警务工作。”张艳说,平日里,派出所会通过微信小程序发布活动信息,比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大型活动,需要多少义警参与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和交通秩序,或者是节假日里需要多少义警协助夜间巡逻等等。
看到信息后,义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参与或不参与。参与并完成任务的义警,管理员会在系统里给予一定分值积分的奖励。奖励的分值会累计在个人账号里,等达到一定量分数,义警可以用分数在辖区指定的超市里换取等比例价值的商品。目前,1积分=0.5元人民币。
从去年9月至今年4月,张艳先后参与派出所发布的巡逻、执勤、入户登记信息等各项任务67次,累计积分5986分。其完成任务的次数和累计的分数,在辖区200余名义警中排名第一。
张艳坦言,积了多少分、能换多少钱的商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享受作为一名义警,参与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那一份成就感。
张艳表示,作为一名全职妈妈,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义警活动,一方面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她可以把自己参加活动的心得告诉儿女,还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一同参与,让他们也感受做公益的快乐。
通过当义警,张艳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心态更加平和,能更好地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与人交往,能更加主动地去帮助他人。”张艳称。
对于积分的使用,张艳说:“要用得有意义”,除了换取日常的柴米油盐,会用大部分积分来激励儿女,在家里也实行积分奖励制度,鼓励儿女们用做家务、做好事、做公益等方式挣积分换礼物,最终实现儿女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有所感受和感悟。
协助常规警务 发布任务186项
作为仙市片区的义警管理员,仙市派出所辅警朱志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仙市派出所已经有注册义警244人,其中积极分子20余人。从年龄段来看,多在30岁-50岁之间,女性偏多。
朱志伟介绍,义警的主要任务是“采、排、防、化、服”五个字,即协助公安机关入户登记相关信息、社区巡防、护校安园、江河护渔、纠纷调解等内容,可以有效地收集上报各类风险隐患,促进社会治安更稳定、社会关系更和谐,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警力不足的压力,让民辅警有更多精力专注更重要的警务工作。
“自贡灯会园外的人流、车流秩序,我们的义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朱志伟说,以今年的自贡灯会为例,春节期间众多游客到来,给辖区派出所带来了人流车流大、警情多的压力。为了做好交通组织工作,派出所通过小程序给义警们发布维持灯会秩序、服务观灯游客的任务。每次征集20-30名义警,时间是晚上6点到11点半,任务是参与园外巡逻和维护进出园区的秩序。
朱志伟介绍,上级公安机关为推进义警建设,采取了积分奖励制度,即根据义警的服务次数、服务质量进行积分,义警们可以在线下签约的服务网点用积分兑换实物,还可以用积分抵扣餐饮住宿、学习培训、娱乐消费等费用,使义警在担当作为中得到认可,在奉献付出中有所回报,从而起到激励作用。
据初步统计,仙市义警从去年3月至今年4月,共计发布任务186项,共计2825人次参与,并发放积分30971分。
为了推动义警群体健康有序地发展和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沿滩还开展了评定星级义警的活动,同时协调区有关部门,为优秀义警落实就业、子女就学、帮扶救助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了义警奖励机制的政策支撑和结果运用。(徐子媛)
编辑:金艳
编审: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