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莫言,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东北乡,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参军,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莫言文集》五卷,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酒国》、《红树林》、《檀香刑》、《生死疲劳》,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牛》,短篇《拇指铐》等。1997年转业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报社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主席团委员。
3、 尤凤伟,山东牟平人, 1943年生。现任青岛市作协主席。著有小说《色》、《中国一九五七》、《泥鳅》、《石门绝唱》、《生命通道》等,出版有《尤凤伟文集》、《金龟》、《蛇会不会毒死自己》等多部小说选集,多种作品被译介到国外。其中《中国1957》出版于 2001年,曾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年度最佳长篇,在知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评论家张远山在《齐人物论》中认为,《中国1957》是“建国50年来最好的长篇小说”.
4 张炜,男,1955年11月生,山东龙口人,原籍栖霞。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协第三届、第四届副主席,第五届主席。系万松蒲书院院长,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兼职教授、驻校作家和研究员。1980年开始创作,迄今发表850万字的作品,在海内外出版了123部单行本,获奖40余次,作品被译成英、德、日、法等多种文字,为新时期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作家之一。先后出版了《张炜文库》(1—10卷),长篇小说《外省书》、《能不忆蜀葵》、《西郊》、《丑行与浪漫》,文论散文集《我跋涉的莽野》、《世界与你的角落》等作品单行本30余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版单行本20余部。1999年《古船》被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亚洲周刊)和“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图书大厦),并被法国教育部和法国科学中心确定为法国高等考试材料;作者与《九月寓言》分别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位列五)。《古船》与《九月寓言》双双入选北京大学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建国后长篇小说入选总数为五部);2000年被《中国文化报》评为“中国最受读者欢迎作家”(位列五)。《九月寓言》修订版及新作《外省节》和《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等作品分别获“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齐鲁文学奖”、“当代奖”、“中国环境文学奖”、台湾“好书奖”等十余次。近作《外省书》和《能不忆蜀葵》、《丑行和浪漫》在文坛反响强烈。文论《精神的背景》推动了全国精神文明大讨论,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
5 曲波(1923-2002),山东蓬莱人。15岁高小毕业后参加八路军。1943年进入胶东抗大学习,毕业后在胶东军区任报社记者。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这是作家后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1950年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1952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继《林海雪原》之后,曲波又创作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山呼海啸》和《桥隆飙》。
6、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1897年2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1918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l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发表小说《雪后》、《沉思》。l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在北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开始同鲁迅交往。1927年迁居青岛,不久东游日本。1931年去东北进行社会调查,写成近6万字的报告文学《北国之春》,揭露日军的侵略罪行。1933年出版著名小说《山雨》,在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不久遭国民党当局查禁。1934年自费赴欧洲考察古代文学和艺术。1935年回到上海,任《文学》月刊主编,并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8年在上海美专讲学,后任暨南大学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闻一多被刺后愤而辞职。1949年7月,赴北平参加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l951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一届文联主席。1952年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首任局长。1956年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曾当选为民盟济南市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第二届中央委员,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文联委员。著有《王统照短篇小说选》、《王统照诗选》、《王统照选集》、《王统照文集》等。
7、王润滋(1946—2002),男,1946年生于山东文登市。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任烟台市文联主席兼威海市文联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副厅级调研员,山东省拔尖人才。1966年开始文学创作。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党小组长》,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发表中、短篇小说《卖蟹》、《鲁班的子孙》、《内当家》等十几篇。此外他与人合作了十场戏曲《海盗的女儿》并改编成同名戏剧电影,《卖蟹》与《内当家》也改编成了电视剧和电影,《卖蟹》与《内当家》分别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
8 、冯德英,男,1935年12月出生于乳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苦菜花》,经两年多刻苦写作,出版后被译成日、俄、英等文本。曾任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后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泉城》主编等职。还出版了长篇小说《迎春花》、《山菊花》(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首届优秀长篇小说奖),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第一部《染血的土地》等,另有一些短篇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冯德英的“三花”长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胶东半岛人民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情节起伏跌宕,语言清新流畅,性格描写细腻生动,具有抒情乡土的特征。
9、 刘玉民,1951年生于山东荣成市。1970年参军,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3部,报告文学2部,影视剧本4部,散文等中短作品250余万字。其中《骚动之秋》1998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9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为济南市文联副主席。
10、桂苓,1972年生于山东菏泽,先后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作家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青岛出版社等先后出版其小说、散文集《吹灭读书灯》、《站在黄沙梁边上》、《布衣暖暖*菜根香香》、《绕不过去的村庄》、《简单日子》、〈绿色女孩〉、《花不多有两朵》等十几部。主编《二十世纪的记忆》十二卷本、《大师书斋》三十五卷本、《中国先锋散文档案》六十卷本、《城市文化档案》十卷本、《思想者说》两卷本、《思想者说。感动》《思想者说。往事》
上一篇: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