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赵云传?
我就说一下正史里边的赵云。
历史上的赵云是一员猛将,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确定的,与赵云同为季汉的官员杨戏就评价过赵云。
《季汉辅臣赞》:[统帅选士,猛将之烈。]
陈寿也把赵云和黄忠视为同样级别的猛将
[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那么为什么和黄忠一个级别就值得说呢
[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
黄忠压过了勇猛过人的魏延,所以这个勇毅三军的含金量很高,由此可以推断赵云的勇武比魏延这个级别要强一些,不是某些人通过武侯祠文官打扮推断出来的文士。
然后我要说的是,赵云并不是保镖,担任保镖的是白眊兵统帅陈到,诸葛亮也表示过这支部队人数少实在是可惜了。
《与兄瑾论白帝兵书》:[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眊,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
很多人认为三国志本传里边的[为先主主骑。]就是保镖的意思,并非如此。
《三国志•先主传》:[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这一批幽州乌丸杂骑就是从公孙瓒那里得来的,那么曾经担任过公孙瓒属下的赵云,自然是最适合的指挥官。[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所以说主骑就是主管骑兵的意思不是什么保镖,为什么一定要让赵云去抢人家陈到的饭碗呢。
赵云的功绩主要是这么几个
第一个,在当阳遭遇战救甘夫人和刘禅。
《三国志•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这个救援既不是八十三万曹军为敌,也不是某些人说的本来就负责家属工作,所以什么事也没有,平平稳稳的到了刘备那,赵云他们这一行人面对的敌人是五千虎豹骑。
《三国志•先主传》:[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三国志•曹纯传》:[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魏书曰: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纯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
是刘备先抛弃的妻子儿女,带着赵云等人走了然后赵云再回去,把甘夫人和刘禅给救回来了。如果说赵云的本职工作是保护家属的话,丢失了刘备的两个女儿,救了刘备的妻子和儿子,那就是属于职责有失最多是功过相抵或者是功大于过,随便给一些奖励,不应该是进行升迁的才对。
第二个,生擒并招降老乡夏侯兰。
《三国志•先主传》[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是,与夏侯惇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历史上的火烧博望坡是刘备一手操作的。
第三个,第二次救回刘禅。
《三国志•赵云传》:[先主入蜀,云留荆州。云别传曰: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汉晋春秋》:[建安十九年,玄德破刘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刘太子,乃得止。]
不得不说赵云和刘禅是真的有缘分,不过从追封自己母亲甘夫人和追谥赵云为顺平侯来看,刘禅似乎是一个不念旧情的人。
有一些人认为掌内事的留营司马,就是保安大队长的意思这是错误的,想想东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一个老头子难道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去给孙权当保镖吗,那宋谦和贾华的良心怎么过得去呢。
第四个,在入川作战当中有独自带兵表现。
《三国志•赵云传》:[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华阳国志•刘二牧志》:[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巴西功曹龚谌迎飞。]
很多人都在说赵云一直到后边都只是杂号将军,不是高级军事将领所以说很一般,这个话只能说是对了一半,翊军将军确实只是个杂号将军而已,不过并不能用这一点来说明是一个很一般的将领。
《三国志•周瑜传》:[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肋,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
周瑜担任的最后一个官职是偏将军这个职位比赵云的翊军将军还要低一点的
[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赵云入川就是从偏将军升迁为翊军将军的,但是你能说周瑜很一般吗,在当时很多时候并不是老大想要给你封什么就给你封什么,而是要看老大当时能够封你什么才封什么。
第五个,谏分房地产。
《三国志•赵云传》[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刘备入川之后确实是玩了几手大的
《三国志•先主传》:[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
刘备的军队应该是掠夺过平民的,然后刘备用国库中的金银从军士手中换回老百姓的谷物和财帛,还给老百姓,所以说刘备是伪君子或者是假仁义的可以休矣。
《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这个类似于,一百元流通市场已经不行了,所以就印刷一万元的钞票流通。
《三国志•张飞传》:[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
所以说到了这一步就有人上头了,既然把动产分了不如就再分一分不动产吧,刘备作为领袖必须要有手下人的支持,所以说他不可能直接就拒绝属下,必须要有一个资历老而且有功劳还是武将的人提出反对意见,才能让这个提议否决掉,而赵云是最合适的人选。
《三国志•陈登传》:[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
[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所以说刘备打心底里是不愿意让手底下人去分不动产的,那么赵云是刘备授意或者是自己看出了问题进谏,已经说不清楚了,可能性都非常的大。
先说一下刘备授意赵云来进谏的理由,首先把这些房地产都分了那么很容易失去民心,其次,关羽守荆州张飞在阆中都是重要的军事地带不能拉仇恨值,最后,这也是一个忠诚而且正直的人完全可以相信。
但是也有可能是赵云自己的想法
赵云是一个各种智商都不低的人
[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讠凶讠凶,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
[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其次从赵范那件事可以看出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另外刘备娶了吴懿的妹妹也就是后来穆皇后,即刘理和刘永的母亲,赵云从这件事可能看出刘备是准备大力收取本地人支持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来顶雷,但是到底是刘备的命令演双簧,还是赵云和刘备默契配合心照不宣,那就不清楚了。
第六个,北山摆空营计。
[云别传曰: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后出师表》:[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赵云在这一仗当中打出了威风,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作为疑兵能够吸引到魏军主力军团的原因。
而且根据华阳国志和赵云本传的推论可以知道,赵云在刘备在成为汉中王的时候,是升迁过官职的。
《三国志•赵云传》:[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建兴元年夏五月,后主即位,尊皇后吴氏曰皇太后。大赦,改元,——于魏黄初四年,吴黄武二年也。立皇后张氏,车骑将军飞女也。封丞相亮武乡侯;中都护李严假节,加光禄勋,封都乡侯,督永安事;中军师、卫尉鲁国刘琰亦都乡侯;中护军赵云,江州都督费观,屯骑校尉、丞相长史王连,中部督襄阳向宠,及魏延、吴懿,皆封都亭侯;杨洪、王谋等关内侯。]
赵云在刘禅登基时已经是中护军加征南将军这个位置了,所以说本传中的意思就是说作为征南将军和中护军升迁为镇东将军,这个时候赵云被封为都亭候而本传当中的永昌亭候应该是在打南蛮之后获得的,因为永昌它就是南蛮那边的一个地方的名字。
这里说一下中护军,这个职务不是什么保安大队长,而是主管武将选拔和监管,司马师和周瑜都担任过中护军的,难道他俩是各自势力的保安大队长吗。
《历代兵制》:[蜀置五军,其左、右,将军、督、护一人;其中师,监、护、典、参军各一人;其前师,将军、监、护、督军各一人;其后,督、将军兼一人。其将校略如汉。而兵有突将、无前、宾叟、青羌、散骑、武骑之别,盖不全用蜀人也。]
第七个,刘备征东之战前后的劳碌。
[云别传曰: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赵云本来一直是一个很会察上意的人,但是这一次看到了问题所在便直言进谏,所以说没有能够和刘备一起上前线,但是刘备知道赵云的忠诚和能力,还是让他在江州管理自己的后门,并且赵云也确实在刘备出事后,快速的赶到了刘备所在的永安。
第八,北伐吸引火力。
[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云别传曰: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曹真的主力军团被赵云吸引过去,这就说明赵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在我这里说一下赵云为什么会损失比较小,有两个原因。
《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彊也。]
要注意的是不是栈道一百里,因为烧掉了一部分栈道所以曹真没有能够继续追击,此外这封信里边的赵子龙这一称谓,是第一次出现,此前的都是子龙或者是赵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赵云自身的应变能力就是本传当中所说的[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参考马谡溃败就知道,赵云的随机应变能力还真不是盖的。
但是,赵云是否就此落幕了还有待考证,因为根据各种资料来看,很有可能赵云在此之后还有过军事行动。
《与兄瑾言大水赤崖桥阁悉坏书》:[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
这封信写于烧阁道之后而且是说的南桥阁
《三国志•后主传》:[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
再看赵云本传[七年卒,追谥顺平侯。]那么赵云很有可能是在诸葛亮打陈仓的时候,去南桥阁进行了什么军事行动。
此外再看杨戏在《季汉辅臣赞》里边称呼赵云是征南将军,大家可以去看看杨戏一般都是以该人物最后一个官职为准的,这说明赵云和邓芝虽然遇见了大洪水,但还是完成了军事任务,所以又从镇军将军升迁了两级,当然了,这也只是一个我个人的想法,仅此而已。
顺带一提,赵云烧阁道给曹真后来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三国志•曹真传》:[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造成了郭淮孤军深入,被魏延和吴懿联手教育了一顿。
《三国志•魏延传》:[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三国志•吴懿传》:[建兴八年,与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将费瑶,徙亭侯,进封高阳乡侯,迁左将军。]
赵云的年龄是比刘关张都要小的,一直到初平年间才开始进入队伍,一介布衣能做到时人论以为荣真的是不容易。
《三国志•赵云传》:[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赵云的儿子赵统,承袭了永昌亭候的爵位,后来担任过虎贲中郎将兼职行领军。
[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
次子赵广在沓中,随姜维作战时为国捐躯了。
[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个人猜测赵广可能是因为姜维为赵云没有被追谥鸣不平,所以才作为殿后军掩护姜维从汉中撤退回到剑阁。
[云别传曰: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最后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总结,就借用一下大唐名将苏定方的《大唐平百济碑文》节选:
[使持节神丘、嵎夷、马韩、熊津等一十四道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邢国公苏定方,迭远构于曾城,派长澜于委水,叶英图于武帐。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心,蹈前锋而难夺。]